• 36阅读
  • 0回复

开发边远山区的有效途径——铜鼓县农村实行跨地区经营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05
第2版()
专栏:

一方有资源,但是缺人才;一方有人才,但是缺资源。于是,两双手握在了一起,创出了一条——
开发边远山区的有效途径
——铜鼓县农村实行跨地区经营的调查
新华社通讯员 何茂文 新华社记者 黄正根 熊典达
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江西省铜鼓县农村,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经营方式——跨地区承包经营。
这种跨地区承包经营的做法是:将集体所有或家庭承包的生产资料(包括耕地、荒山、荒地、水面等),承包给广东、浙江、湖南等省以及江西省其他地区的能人经营。承包者按双边协议向发包单位或个人交纳承包费,生产经营由承包者自理。铜鼓县最早的跨地区承包经营是从1978年开始的。这一年,二源乡屏风村把七亩二分旱地承包给广东一位种瓜能手许松振,每亩收承包费八十元。许松振当年卖瓜获纯收入二千八百元。屏风村所得承包费也超过往年生产的纯收入。不久,广东一批种瓜能手涌进铜鼓,先后在丰田、温泉、棋坪、石桥等乡、村承包土地种瓜。经过六年,这个从未有过西瓜生产历史的铜鼓县,变成了江西省高产优质西瓜制种和生产基地。1985和1986两年,全县西瓜种植面积达二千一百亩,总产四百万公斤左右;制种基地上百亩,年生产西瓜种子一千多公斤,产品畅销湖南、湖北及江西各地。当地农民不仅很快掌握了西瓜生产的全套新技术,而且经济收入明显增加。
从这件事得到启发,铜鼓县继而在开发山地、发展果园、经营高产鱼塘、引进蔬菜栽培技术等方面也陆续采用了这种跨地区承包经营方式,规模由小到大,成效更加明显。如1980年排埠乡将乡里七十亩荒坡地承包给一位叫何忠英的浙江能手栽种桃、梨和茶叶,双方规定承包者从果子采摘开始,每年将收入的20%交给乡里作为承包费,果茶由承包者自己销售。经过六年经营,这座荒山已变成了枝粗叶盛的果茶园,去年采摘鲜桃一千五百多公斤,梨树也开始投产,部分茶叶开始,采摘。温泉乡集体养猪场过去试种柑桔失败,曾被一些人认为那一带山区是种柑桔的禁区。1982年,该乡将十二亩种柑桔失败了的土地承包给湖南种桔能手陈锡武,每年收承包费两千元。经过陈锡武的经营,这块土地去年共收三千公斤温州蜜桔,一千多公斤金桔,还出售了不少花卉和果树苗,一年纯收入达一万二千多元。事实使山区农民大开眼界,不少农民也跟着办起小果园。全县果树面积由去年的一千六百亩增加到四千亩。
铜鼓县的跨地承包经营,好处之一是有利于劳务引进。铜鼓县是一个资源丰富、劳力不足的地区,发包者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收入,承包者找到了新的就业门路,也增加了收入。例如竹类资源丰富的一些山区,实行季节性承包生产笋干等产品,使原来因缺劳力不能开发的资源得到了利用。过去铜鼓养鱼,都是当年一次性投放,一次性捕捞,鱼塘投资少、标准低、产量少。开展跨地区承包后,湖南、浙江等地养鱼能手都采用了精养技术,高标准建造鱼塘,科学地投放饵料,使亩产高达三四百公斤。目前,全县养鱼水面达四千多亩,年产量五千多担。过去只有死鱼、咸鱼销售的铜鼓县城永宁镇,现在可以买到鲜活鱼了。开展蔬菜地承包经营后,广东苦瓜、肉豆角、热白菜、白干芹菜、火车头萝卜等许多蔬菜品种到山区安家了,许多早熟品种的蔬菜,弥补了当地蔬菜淡季,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跨地区承包经营更明显的好处是加快了贫困边远山区的技术辐射。由于地域差异大,产生了一种“杂交优势”。例如,浙江有些山区和铜鼓同样是全国中药材白术的生产基地,但浙江的白术生产技术高于铜鼓。为了改进传统技术,1985年,铜鼓县温泉乡和排埠乡分别拿出部分土地承包给来自浙江的种药能手经营。结果,他们每亩地干白术产量高达二百五十公斤以上,比当地高出一倍。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