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他们和社会互相注视着——记浙江大学学生科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07
第3版()
专栏:

他们和社会互相注视着
——记浙江大学学生科协
李泓冰
曾经在高校异常活跃的学生社团,近年趋向低潮。在人们对年轻人的“五分钟热度”摇头的时候,浙江大学学生科技协会却走出沉寂,一鸣惊人。
他们研制的医用“104种注射物理化学禁忌配伍仪”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他们受杭州市科协委托,承揽了西湖区所有技术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
走进浙大校园,你会看到全校性英语比赛的通知,无线电技术讲座的告白、维修家用电器的广告、缝纫组开张的启事……上面都有一个醒目的署名:浙大学生科协。
学生科协要姓“科”
1984年3月24日,在久已弃置不用、但经过一番艰苦清扫而焕然一新的老浴室里,学生科协宣告成立。短短几个月内,就吸引了一千一百余名会员,拥有六个直属分会和十六个系分会,会员总数居校内学生社团之冠。去年秋,书香弥漫的浙大校园响起了粗粗细细的叫卖声,林荫道上,时常看到戴着眼镜的书生摆起地摊做生意。
草创中的学生科协觉得这是一条勤工助学的捷径。于是,地摊上也挤进了科协会员的身影和他们用批发价买来向同学兜售的五颜六色的音乐贺年卡……学生科协“立足科技活动、促进人才培养”的初衷不再被提起。
曾经轰动一时的学生科协在浙大变得寂寞了。
学生会副主席林江想,中国的大学生理论强而能力差似乎成了定论,浙江大学竟被戏称为“只讲大学”(杭州话谐音)。办学生科协本来的目的,是扭转同学轻视实践的倾向,通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来勤工俭学,培养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可是,现在凭买进卖出的差价赚钱与培养能力何干?与科技活动何干?去年底,林江成了学生科协的新任主席,一上任便在学校教学实践科的支持下毫不留情地砍了几斧头:
——停止没有意义的经商活动,取消原来下设的一些起不了太大作用的“中心”、“公司”,增设科研部和技术培训部,以科研为中心,带动其它工作。“科协姓‘科’,而不姓‘商’”,这一点毫不含糊。
——撤销不称职、不负责和学习成绩不好的科协干部,新录用的干部平均成绩必须在七十五分以上,在上好第一课堂的前提下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
今年寒假后,浙大学生科协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开始向全校、向社会展示他们的能力了。
触角向社会深处延伸
在简陋的学生科协办公室墙上,贴着一张大红纸,上面用粗黑的字体写着“1986年科技工作星火计划”。同学们说:“我们也要科技扶贫!”
学生科协把目光越过校园的高墙,投向社会,投向农村。他们与宁波慈溪县渔具厂挂钩搞了第一个项目:无级调速器,收益三百元。小小的成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科协开始与工厂直接联系,由工厂出钱、科协出技术,瞄准农村那些规模小、技术底子薄的社办工厂和乡镇企业,既搞小发明,又搞技术培训,为一些厂家的青工培训“机械识图”。这些“小技术员”真为工厂带来了活力,科协也有了点名气,当“禁忌配伍仪”合同待签时,有五、六个县争着要与科协合作呢。
学生科协有一个外联部,十分注意收集各种信息,及时反馈给主席团。在“配伍仪”上马前,他们调查了杭州市各类医院,在医护人员的使用要求、中小医院的购买力等方面提供了可靠信息,为“配伍仪”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基础。1985年4月29日,许多专家、学者参加了省医药公司主持的“禁忌配伍仪”的技术鉴定会,他们在交头接耳:“鉴定会参加得多啦,可参加学生的成果鉴定还是头一回。”忐忑不安的同学最后拿到了鉴定书: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在我国同类产品中属先进水平。
今年3月,国家科协、商业部等联合发文,要求有条件的科协要为改变家用电器维修难的状况而努力。浙大学生科协的工作日程又开始紧张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浙江广播电视周报》上登出学生科协在暑假期间举办电冰箱、电扇、洗衣机和录音机维修技术培训班的广告。学校支援了他们一些多余设备和家用电器的零部件,并为培训班学员提供食宿。
一位已毕业的同学写信说:有限的科协活动,使自己增长了书本上得不到的能力,缩小了大学生毕业后与实际工作的差距。即将卸任的林江也说:“学生搞科研,我觉得有三点是应该肯定的,一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培养了各种能力;二是为社会服务;三是为勤工俭学找到了一条途径。”
浙大学生科协已经两岁半了,他们正在着手培训八四、八五级的新会员,他们正在思考如何把科技送上浙江山区,他们正着眼于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