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07
第5版()
专栏:

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许川
发达的商品经济能为社会带来发达的生产力,这已经是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历史事实,并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承认。但是,商品经济能否为社会带来精神文明,人们的认识就不尽一致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是需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我国的经济正在全面地向商品经济转化,它必然引起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而且促使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在内的各方面相应地发生深刻变化。观念的更新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突出任务。
在已往的长时间里,在不准确的传统理论观点和某种僵化模式的影响下,我国经济生活的主体方面实行的是直接计划生产、计划调拨、计划分配的“产品经济”。那时,整个国家经济活动都由计划来安排,不仅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的经济活动要由上级计划规定,而且亿万农民也必须服从国家计划,叫种粮食不能种棉花,叫种麦子不能种油菜,主要产品也必须按计划交售给国家。中央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割断了计划与市场的联系,抑制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经济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反映到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方面,则要求必须和这样的经济基础相适应,为它服务,从各方面帮助全社会树立无条件地服从计划的观念,强化集中统一领导,维护高度集权。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当然不会强调经济上的自主、政治上的民主以及相关联的平等、自由了。理论工作、思想工作、政法工作都得为此服务。一切排斥商品经济,形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是非标准和社会观念。
现在,国情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最大最深刻而牵动全局的,就是我们的经济迅速地全面地向着商品经济转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成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备条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之一,就是全社会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这一内在要求,不认真研究精神文明建设怎样与发展商品经济相适应,我们的指导思想就将在这方面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仍然沿用老观念去看待新时期的新问题,就会对商品经济不放心,不称心,势必妨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更新观念的突出要求是使全社会承认、欢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确实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这几年来,走发展商品经济的路子,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较好地显示出来,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爱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摆脱小生产观念、产品经济观念和“左”的思想的束缚,代之以社会主义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开拓进取观念等等一系列新观念。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使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增强主人翁精神和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劳动观点、劳动热情,发挥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创造性。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造物质条件,有利于促进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
——发展商品经济有利于培养和增强社会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由意识。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了法制建设。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对商品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逐一立法,用法制对经济行为加以规范和引导,使经济得到法制的保障。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还促进生活方式的进步。科学的、进步的生活方式的建立,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给社会经济发展以积极影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长期不变的,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定内容。在现阶段,只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更好地达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目的。所以说,解决新时期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就要一心一意搞好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从根本上帮助人民富裕,实现国家富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将主要地从这里发挥出来。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可是,无论是理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还是科学文化教育,都是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的。面对这样的实际,就必须回答人们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遇到的新问题,否则,就会脱离新时期人们所从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实践,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例如:
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则是搞商品经济,那就势必要说明今天发展商品经济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关系。过去曾经把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这起码是一种误解。应当着重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正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从而为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创造物质条件。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正是实现这一共同理想的有效途径。
讲道德也离不开和商品经济的关系。最敏感的一个问题是竞争与道德有无一致性,怎样才能使二者一致起来,既不使竞争违背道德原则,也不能只讲道德原则而排斥竞争。有人总怀疑竞争是不是有道德。难道过去的“铁饭碗”、“大锅饭”,企业好坏一个样,劳动好坏一个样,搞平均主义,多劳不能多得,少劳也要多得,无偿占据他人的劳动成果是道德的,而社会主义竞争促进全社会的进步,反而是不道德的吗?当然,在竞争中,也难免会出现某些不道德行为,甚至出现商品经济初期的某些不健康现象,但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应有的,理所当然地要受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力约束,并将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成熟而逐渐消退。
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对于四化建设是极端重要的。如能帮助全社会全面认识它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树立一系列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定会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产生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