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丹青难写是精神——读《司马迁评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07
第5版()
专栏:书刊评介

丹青难写是精神
——读《司马迁评传》
瞿林东
写历史人物,难在把握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思想;评历史人物也是如此。诚如王安石《读史》诗所云:“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王文公文集》卷七三)对司马迁的思想作比较全面的评价,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读肖黎同志撰写的《司马迁评传》(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可以看出,作者于此作了大胆的尝试。
《司马迁评传》(以下简称《评传》)不拘于传主生平事迹的有关材料的勾稽和考证,也并不试图通过对传主生平的叙述去鸟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它在以简括的笔法记述了“司马迁生活的历史时代”和“司马迁的生平事迹”之后,着重从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三个方面对司马迁的思想进行分析和评论。作者重在对司马迁的思想作深入探索的学术旨趣,使本书具有鲜明的特色。我以为,作者的这种尝试和探索,在以下几个方面是获得了成功的。
第一,从史学、文学、哲学等多方面对司马迁的思想作总体上的把握。以往的司马迁研究,着力于从思想上作这种综合考察的论著尚不多见。在具体论述上,作者在《伟大的史学家》一章中,除评论《史记》的体例、史评、互见方法、实录精神和表现艺术等成就而外,突出地阐述了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在《卓越的文学家》一章中,则着重叙述了司马迁的文学思想和美学思想。至于《杰出的思想家》一章,作者不仅细致地考察了司马迁同先秦诸子思想的关系,而且依次论列了司马迁在哲学、政治、经济、人才、道德等几个方面的思想。这些论述,占了全书篇幅半数以上。然而,作者对于作为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的司马迁,又不是把这三者简单地平列起来看待的。作者认为:“司马迁的最大贡献是在历史学方面,特别是表现在他的史学思想上。”在以后的论述中,作者始终把这一点作为评论文学家的司马迁和思想家的司马迁的基础。于综合考察之中又能紧紧把握传主思想的底蕴,作者的这种见解和方法是值得称道的。
第二,在司马迁思想研究上,开拓了一些新的领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司马迁的美学思想,是人们很少涉足的领域。《评传》作者分析了司马迁对“美”的看法,淋漓尽致地论述了他的“爱奇的人格美观”,并且结合《史记》所反映的三千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来考察司马迁美学思想的渊源。作者对司马迁人才思想的剖析,使我联想到这种思想对中国史家在历史人物的价值观念上的长远的影响,而这也是以往的研究触及不多的一个领域。作者对司马迁提出的“变”、“渐”、“终始”作了具体的分析,认为“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是司马迁考察历史的主要方法;认为“司马迁不仅以文学作品征服了古今读者,而且是一个文学理论家”;认为“司马迁的可贵之处,却恰恰在于他把自己的哲学思想运用于社会之时,不仅克服了自然观上的某些不足,并且达到了他那个时代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等等。作者的这些见解的获得,无疑是费了一番探索和比较功夫的。
第三,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方面的成功。作者对司马迁思想的分析、评论,极注意于考察他跟先秦诸子思想的渊源关系和旨趣的异同,以避免对司马迁的思想作孤立的看待。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贯串于《评传》全书之中,而于第五章第一节《司马迁与诸家思想》显得尤为突出。作者用了约占全书六分之一的篇幅考察司马迁思想与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思想的关系,溯其源而阐其流,给人以自然、真切之感。司马迁的思想,一是来源于现实,一是来源于历史,《评传》在这方面的论述,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作为研究司马迁的第一本评传,而且着力于思想评价这个比较困难的领域,能够取得这些成功,是可喜的。当然,我在掩卷之时,也感到它还有可以继续提高的地方。一是个别论点还可以进一步推敲。如:司马迁“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应该用‘变’的观点去探索历史的来龙去脉。”这是不是把司马迁的思想拔高了?再说,这跟作者指出“司马迁也没有摆脱历史循环论的影响”和“天命论的影响”也有不相一致的地方。二是还存在一些有待补充的地方。如司马迁关于地理条件跟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进程的关系有不少精采的论述,其中关于经济区域划分的思想,关于自然环境与社会风气有密切联系的思想,关于人口分布与生产发展的关系的思想,等等,都可以作进一步的探讨、补充,从而使《评传》更加丰满起来。《史记》为少数民族立传,这是了不起的创举;《评传》对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着墨甚少,似有未妥,建议本书修订时列为专节论述。三是个别地方显得重复、烦冗。
总之,《评传》在司马迁研究上的成就是值得重视的,作者撰写此书的旨趣和方法也是值得思考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