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基建和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 南京发行“增电股票”兴办电力 谁投资谁用电 先集资先用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0
第2版()
专栏:

基建和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
南京发行“增电股票”兴办电力
谁投资谁用电 先集资先用电
本报讯 南京市筹建装机容量七万五千千瓦的第二热电厂工程,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筹集和融通资金的功能,通过银行代理发行“增电股票”五千五百万元。这项工程全部投产后,每年可为南京市增加四亿度电,每年可增加产值二十亿元。预计第一台装机容量五万千瓦机组一九八七年即可发电传电。
南京第二热电厂工程是江苏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大胆尝试。银行介入企业电力投资项目的决策后,就要共同对项目的风险和效益承担责任。其意义不仅仅限于发展电力,而且通过运用金融杠杆,使企业和金融部门结合,闯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快、效益高的新路子。
南京市建设银行是发行“增电股票”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它突破专业银行分工的局限性,积极代理发行“增电股票”。银行充分利用联系面广和信息灵通等有利条件,既为第二热电厂工程向社会筹集资金,又为开拓长期资金市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近年来,由于南京市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已经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银行通过中介作用,吸收南京无线电公司等单位购买了较多的“增电股票”,从而基本解决了发展电力工业对资金的需要。银行还积极参与项目的评估工作,对各项工程费用的支出进行监督,同时积极向上级建设银行申办国家节能贷款的调入手续,确保了热电工程建设对资金的需要,加速了工程建设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银行通过发行“增电股票”吸收企业游资办电后,实行“谁参加电力集资谁用电,先集资先用电”的原则,使认购“增电股票”单位能够得到很大实惠。  (朱裕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