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1
第1版()
专栏:

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
本报评论员
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什么关系,这是近几年来颇有争议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一大贡献,就是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
学习《决议》,把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搞清楚,是很重要的。过去一提改革、开放,有人总会联想到资本主义的歪风邪气不胫而走;一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又有人觉得似乎要“收”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要变了。他们把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看成是“两张皮”。这是误解。也有人把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这也不够准确。
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它们互相促进,互相配合。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进行。它们都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目的是同一个。《决议》指出:“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强大的活力,对精神文明建设是巨大的促进。”《决议》还指出:“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这就把它们之间互相促进,互相配合的关系讲得很清楚了。
不进行全面改革,不实行对外开放,经济不能很快地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况也不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只会在过去的禁区里徘徊,以至重走“突出政治”、“政治挂帅”的老路;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不可能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就不可能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影响,改革、开放也就不可能健康地发展。几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表明,改革、开放增强了社会主义的活力,显示了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而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将使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要解决好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不管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领会《决议》的精神,联系实际,去进行探讨,使它们之间真正能够互相促进,互相配合,在各个方面开创出新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