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临汾旅和中山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1
第1版()
专栏:

临汾旅和中山陵
新华社记者 吴东峰
新华社通讯员 李学灵
那是一个冰雪消融的初春,一位从台湾绕道归国的国民党军队的退役军官,来到南京瞻仰中山陵。老人登上陵门,看见一群身穿绿军装的解放军官兵正在这里打扫卫生,擦洗铜鼎底座。当他得知这就是当年威名显赫的临汾旅部队时,深为他们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举动所感动,特向小战士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十年内乱之初,临汾旅某团二营就奉命进驻中山陵附近,担负警卫任务。中山陵前有一座孙中山铜像。为保护这尊铜像,子弟兵在铜像前面挂起了一块块牌子,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毛主席语录:“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一高招,使得造反派不敢在中山陵胡作非为。
与此同时,临汾旅指战员还对中山陵附近的小红山官邸(即美龄宫)、孙科书房、廖仲恺墓、邓演达墓等采取种种保护措施,使这批国民革命纪念性建筑基本上安全地度过了多事之秋。
临汾旅指战员还为美化中山陵洒下了汗水。1979年临汾旅撤离中山陵回到原驻地后,离中山陵有十五公里,但他们仍然关心着陵园的建设,常来这里参加义务劳动。孙中山纪念馆的藏经楼修复后华丽壮观。可是楼前有一堆垃圾运出困难,有碍景观。临汾旅指战员主动前来支援,一筐一筐地抬,把垃圾山搬了家。
三年前的初春,中山陵北侧的乱石岗上出现了一支绿化队伍。他们在乱石窝里挖出二千五百多个树坑,种下树苗。这支绿化队就是临汾旅指战员。经过他们的辛勤劳动,树木在乱石岗扎了根。几年来,指战员们共在中山陵栽下雪松、梅花、樱花、迎春等观赏苗木二十七万棵。如今,中山陵是全国绿化覆盖率最高的陵园之一。
临汾旅指战员还和南京市的共青团员一起凿山开道,经过三个月的苦战,在中山陵东侧修筑了一条总长一千多米的盘山公路。沿着这条公路爬高山,绕陡坡,可以通向中山陵周围的每一个主要风景点,还可登上山顶,一览全景。
巍巍中山陵,背拥青嶂,面临平川,格外壮美。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前夕,记者访问了中山先生生前卫士,八十二岁的范良先生。范老曾参加过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移棺中山陵的奉安大典,他赞叹地说:“中山陵今天这样壮美,和解放军是分不开的。”(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