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为我国肿瘤事业做出开拓性卓越贡献的著名肿瘤医学家 吴桓兴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胡耀帮彭真邓颖超等送花圈,习仲勋胡启立等参加追悼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1
第1版()
专栏:

为我国肿瘤事业做出开拓性卓越贡献的著名肿瘤医学家
吴桓兴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胡耀帮彭真邓颖超等送花圈,习仲勋胡启立等参加追悼会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首都各界人士五百多人今天怀着沉痛的心情,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深切悼念为我国肿瘤事业做出开拓性卓越贡献的著名肿瘤医学家吴桓兴教授。
吴桓兴遗像安放在鲜花丛中,骨灰盒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礼堂两侧,排列着胡耀邦、彭真、邓颖超、万里、方毅、李鹏、陈慕华、彭冲、荣毅仁、黄华、张劲夫、季方、周培源和崔月犁、李锡铭、陈希同、卢嘉锡、霍英东等送的花圈。
送花圈的单位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全国侨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卫生部等。
哀乐阵阵,吴桓兴同志追悼会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习仲勋、胡启立、陈丕显、周谷城、叶飞、雷洁琼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张国基、黄鼎臣、王汉斌、阎明复、马海德等参加了追悼会。吴桓兴国内外生前友好也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由叶飞主持,卫生部副部长陈敏章致悼词。悼词说,吴桓兴同志是我国肿瘤学奠基人之一。他在征服癌症的道路上,探索奋斗了整整一生,他几十年致力于肿瘤的放射治疗工作,以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放疗中的“个别对待”与“集中治疗”的原则,广泛推广用于临床。他亲自设计成功的“北京型镭容器”,二十多年来治疗了一万多例宫颈癌患者,疗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根据肿瘤生长和扩散的规律,先后提出了肿瘤防治工作的三个方针,即:诊断、预防、治疗密切结合;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密切结合;外科、内科和放射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他为我国肿瘤放射治疗、放射生物和化学治疗培养造就的大批人才已成为我国肿瘤事业的骨干力量。
吴桓兴祖籍广东梅县,1912年生于毛里求斯,1936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悼词说,他早年放弃在国外享有的优裕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几十年同祖国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三年困难时期,他主动降低自己的工资,十年浩劫中,他受到冲击却矢志不移,为了祖国的强盛顽强地奋斗。他热心侨务工作,关心归侨、侨眷疾苦,为华侨的爱国大团结做出了贡献。他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几十年做了大量工作,在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友好往来和科技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悼词赞扬他为人诚恳热情,平易近人,是胸襟坦白、光明磊落的共产党员。他医德高尚,医技精湛,救治了大量的癌症病人,特别是在放射治疗中,为了使病人获得良好的治疗,不畏自己遭受过量的辐射。他临终前留下遗言,将自己的遗体献给医院,表现了一个优秀医务工作者无私的精神。
吴桓兴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侨联副主席、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主席等职务。他是世界抗癌联盟理事会第一位中国理事,曾获“重要贡献奖”。他是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常务委员。英、美两国放射学院先后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他“骑士勋章”,比利时王国授予他“王冠勋章”。(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