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复兴中国文明的伟大先驱——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2
第1版()
专栏:社论

复兴中国文明的伟大先驱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今天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全国各族人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缅怀孙中山先生为祖国独立、民主自由、人民幸福、人类进步而建立的不朽功勋。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推翻清皇朝的反动统治,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为了“振兴中华”,他组建了我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适合于当时需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他广泛联合革命力量,创立了同盟会,发动和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直至号召和领导了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本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腾飞。
后来,孙中山先生又同一个个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反动军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他的晚年,革命的精神越发昂扬。他顶住帝国主义的压力,排除顽固分子的阻挠,毅然改组国民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主持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虽然他在1925年3月逝世,但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有重大意义的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是同他的名字分不开的。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无限热爱我们的祖国,无限热爱我们的人民。这种深挚的爱,使他萌生了改造中国、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使他坚持不懈地向国内外一切阻碍中国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并在斗争中显示了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孙中山先生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是极为突出、极为感人的。他“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外来的威胁,内部的分裂,都没有动摇他革命的信心和勇气。在革命与反革命反复较量的惊涛骇浪中,他毫不退缩,坚定不移地向着既定的目标搏击前进。他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这是他一生精神的真实写照。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勇于根据革命实践经验不断修改和补充自己的理论,抛弃旧的观念,接受新的思想。他说:“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列宁的事业和学说,确信社会主义的苏联是中国革命的可靠盟友,中国革命必须“以俄为师”。“五四”运动发生后,他予以极大的关注,高度评价新文化运动为“最有价值之事”,“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正因为如此,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把共产主义看作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就不是偶然的了。他能够始终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前进,也是与此分不开的。
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野广阔。他到过很多经济发达的国家,不但注意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认真研究世界的历史和现状,这是他比同时代的许多人站得高、看得远的一个重要原因。孙中山先生从来没有离开世界的全局来制定改造中国的方略,经常把中国同世界上其它国家进行比较。他主张:“中国要学外国的长处”,同时,又强调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人家后面:“我们要学外国,是要迎头赶上去,不要向后跟着他。”这些思想至今对我们仍有巨大的启迪。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业绩永垂青史,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德也永远是鼓舞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孙中山先生生活时代的中国了,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教,团结一切真正忠于孙中山先生事业的人们,历尽千难万险,不怕流血牺牲,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本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第二次腾飞。接着,党又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孙中山先生亲手制定的改造、建设中国的蓝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都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而且在许多方面已经远远超过孙中山先生原有的构想。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国各族人民正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中国的建设事业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孙中山先生生前曾梦寐以求,使中国变成“世界上顶富强的国家”、“世界上顶安乐的国家”,使中国人民成为“世界上顶享幸福的人民”。经过我们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孙中山先生的理想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反对军阀混战,反对分裂割据,是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重要内容。他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他说:“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幸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他生前一直非常关怀处于日本殖民者统治下的台湾同胞,曾三次去台湾进行革命活动。目前,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隔绝的状态,违背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也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局面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为了早日实现统一祖国的大业,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和一系列有关的方针、政策,提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建议,反映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得到了海内外爱国者的热烈响应。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大义为重,为统一祖国做出切切实实的贡献。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三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时也说过:“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他们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远大抱负。在历史上,中国文明曾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过重大贡献,但是后来落后了。如果说,新中国的成立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开始了中国文明的复兴,使中国重新为人类做较大贡献有了现实的可能,那么,孙中山先生就是这个复兴的最伟大的先驱。现在,一切为了实现现阶段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人们都是孙中山先生所开拓的伟业的继承者。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海峡两岸、海内海外一切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人们团结起来,为了实现复兴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宏伟目标,共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