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每当夜幕降临,劳作了一天的农民纷纷走进影剧院、图书室、灯光球场……由本乡本土的文艺骨干组成的文艺工厂,作为一种新型的乡镇企业,也日趋兴旺。今日江苏常熟市农村,无愧于——阳澄湖畔“文化之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2
第3版()
专栏:

每当夜幕降临,劳作了一天的农民纷纷走进影剧院、图书室、灯光球场……由本乡本土的文艺骨干组成的文艺工厂,作为一种新型的乡镇企业,也日趋兴旺。今日江苏常熟市农村,无愧于——
阳澄湖畔“文化之乡”
本报记者 颜世贵
水乡古城常熟,北倚扬子江,南濒阳澄湖,素有“文化之乡”的称誉。这几年,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常熟市农村的文化事业又显示出生机。
全市三十一个乡镇,都有文化中心,还建起二十八个影剧院、二十二个书场、六百多个基层图书室。其它文化设施,如灯光球场、游艺室、溜冰场、文化茶社等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农村文化网络。
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场所大门敞开,灯火通明,洋溢着欢声笑语。劳作了一天的农民,来这里陶冶情操,寻找精神食粮。
金秋时节,记者在这里采访,感觉常熟农村的文化建设之所以争奇斗妍,办法来自群众,关键在于引导。
常熟市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由于缺少必要的活动经费和场所,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贫乏。逢年过节组织业余宣传队,演出节目不多,水平也低,开支却不少。群众说:“冬天办,春天散,过了秋收再重建,我们年年添负担。”偶而请来专业剧团演出几场戏,也是杯水车薪。退休老人们没有去处,聚在汽车站看来往车辆;青年人无可消遣,打群架之类的事常发生。
困境中,一些乡镇领导和文化干部从乡镇工业的发展中受到启迪,选拔本乡的一些文艺骨干,办起了文艺工厂,实行“亦工亦文,以工养文”。有的乡办有两个文艺工厂。大多数厂因生产扩大,利润增多,积累增加,可以养活和装备宣传队本身,还有力量投资兴建各种文化设施。宣传队也随着扩大服务范围,适应“大文化”的需要,由单一的文艺宣传和娱乐,进而组织各种科技普及、成人教育、群众体育等活动,成为不离乡的农民剧团和不脱产的文化服务队。
支塘、梅李两个乡镇的文艺工厂办得早,市里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并于1978年向全市推广。有些人犯了“红眼病”,把手伸向文艺工厂,市里及时给予教育,规定工厂归文化中心领导,经济部门只能支持不能收支。1980年至1985年,全市文艺工厂获总产值一千五百四十八万元、获利润二百三十四万元,其中用于文化建设的就达九十万元,相当于五年间国家下拨文化经费的五倍。
当然,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扶持。产值过亿元的碧溪镇,原来仅有一条长不过二百米的“带鱼街”,处地偏僻,文化生活枯燥。乡政府让出十七间原机关用房,因地制宜,办起了园林式的文化中心,深受农民喜爱。自1981年以来,市乡两级财政仅文化投资就达一千二百四十多万元。
常熟市的农村文化设施多彩多姿,凝聚着设计者的智慧。浒浦镇文化中心象一个公园,名花贵木相间,建筑典雅,环境宜人。梅李镇文化中心是一座塔型大楼,气势恢恢,引人注目。藕渠乡的文化中心则胜似庭园,古色古香,小巧别致……一些文艺工厂也各领风骚:董浜乡有管弦乐队,藕渠乡有民乐队,浒浦镇有歌舞队,王市乡有曲艺队……全市平均每天到文化中心活动的有两万人次。群众高兴地说:现在吃茶有了“新公园”,“白相”有了“大世界”,看戏有了“影剧院”。
农民富而思乐,希望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农村文化事业的兴起,正顺应农民日益增长的这种需求。如何办好农村文化事业,是摆在人们面前的新课题。江苏常熟市已经走在前面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