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一个典型的工厂有线广播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9-13
第3版()
专栏:

一个典型的工厂有线广播台
左荧
一、沈阳五二厂的广播台是怎样搞起来的?
沈阳五二厂的有线广播台(他们自己称做广播站)已经成了该厂职工政治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许多职工一天不听广播就像缺点什么似的。碰到什么问题弄不通的时候,也就马上向广播台提了出来。广播台真正成了他们进行时事教育、推动生产、辅助学习和开展文化娱乐的有力助手。去年底,沈阳人民广播电台年终评奖时,该厂广播台又获得“一等广播站”的奖励。
但是,五二厂广播台是曾经走过一段弯路的。一九四九年七月,该厂为了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就买了一台二百瓦特的扩大器和四十二个大型的喇叭,装在各个车间和工友的集体宿舍里。有线广播台就这样建立了起来。有时广播些生产情况,有时也报告些创造新纪录的事迹,有时也转播一下沈阳人民广播电台的“职工节目”。工作刚开始时,工友们感到新奇,也愿收听。但是慢慢地大家不大收听了,甚至有个别工友为了早睡觉或做别的事,还讨厌广播。有人还提议干脆取消喇叭。
后来,沈阳人民广播电台派了两个同志到该厂帮助搞广播台工作。他们和该厂工会文教委员会一同研究工作失败的原因,发现工厂广播工作有许多缺点:组织领导还不够健全,工作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没有固定的收听组织,已有的收听组织同工友缺乏联系,广播内容杂乱,播音没有制度,时长时短,时播时停,人民广播电台的“职工节目”,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职工的需要。
摸到了这些毛病,他们就订了改进工作的计划,主要包括如下三项,就是健全组织机构,根据职工需要拟订节目和组织收听,建立工作制度。
为着健全组织机构,规定广播台的一切日常工作归该厂文教委员会领导,广播业务则受沈阳人民广播电台的指导。广播台设主任和副主任各一人,主任由该厂工会主席兼,副主任由文教委员会文教干事兼,这样广播台的管理,便和全厂的通讯组织以及黑板报等统一起来,相互间也便于配合。
新的组织,在正副主任下面,设四个组:
编辑组:主要工作是:一、负责处理每日所需要的广播稿件;二、编排每日转播和自播的各种节目;三、确定每周广播节目计划(全台计划由主任做);四、编写报道国内外时事和介绍本厂先进生产经验的文艺稿件,交文娱组演出;五、必要时出版“今日广播”快报,预告重要节目。
机务播音组:主要工作:一、全部机器的装配与修理;二、负责播音时间内机务方面的一切操作;三、播音员负责播送一切稿件。
文娱组:主要工作:一、负责演播广播台所需的文娱节目,包括各车间交来的文娱稿件;二、组织乐队、歌咏队和戏剧组的演播;三、组织各车间文教委员,发动他们组织文娱节目,轮流播出;四、选择精彩文娱节目供给沈阳人民广播电台。
收听组:主要工作:一、领导与发展全厂收听小组;二、搜集整理收听小组与听众对广播的意见;三、制订收听小组的登记、会议、汇报等制度,并督促检查其执行;四、负责与沈阳人民广播电台经常保持联系,反映意见,交流经验。
每组各设组长一至二人,干事若干人。其组织系统表如下:主任副主任编辑组:组长一人,干事三人机务播音组:正副组长各一人,干事五人文娱组:正副组长各一人,干事九人。收听组:正副组长各一人,干事三人。分别领导五十三个收听小组。
其次,调查了解广大职工的需要,开始组织收听。他们采取串门闲谈的方式,首先从职工独身宿舍入手。全部人员分工以后,一齐动手。每人每天串几间房子,问问工友们对过去广播的意见和以后怎样才能搞得好,顺便就把今后的做法告诉了他们。在谈话中,发现了不少积极分子,便通过他们扩大了宣传,这些人就成为以后收听小组的骨干。经过调查与解释,原来对广播有意见和不满意的,对广播的看法也开始转变了。绝大多数工友是欢迎收听广播的,他们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很多人要求多播文艺节目,要求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广播些政治常识和技术知识。
再其次,他们规定了一些必要的工作细则和制度。制定了自己的播音节目时间表:
十七点五十五分开始曲;
十八点——转播沈阳人民广播电台“职工节目”;
十九点——本厂通讯;时事新闻;
十九点十五分——各种讲座;
十九点三十分——文娱节目(自播或转播);
二十点——终了曲。
准备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就由厂里的中共党委会、工会、青年团召集各车间文教委员、团支部宣教委员、电台的广播通讯员开了个联席会,号召大家办好工厂广播台。就这样在全厂展开了广泛宣传。各车间黑板报上都登出了消息。厂部大黑板报并且出了专刊,使工友对广播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收听小组开始建立起来,头一周成立了三个,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五十三个,总计收音员一百八十名,听众近千名。
广播台经过这次的改革,它的播音就受到了厂内广大职工的欢迎。他们又增加了“本站讲话”,对工友们提出的建议和批评,都作了诚恳的回答。根据大家的意见,广播也一天天适合工友们的口味与需要。随着广播台工作的开展,领导上也更重视运用广播台了。去年十月,结合抗美援朝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工厂领导同志对广播台提出了三项具体方针:一、面向生产,鼓舞生产竞赛的热情;二、结合时事宣传进行政治教育;三、适当地调剂工友的业余文化生活。根据这些方针,各组订出了具体计划和步骤,加强了会议与汇报制度,广播台工作又向前跃进了一步。二、怎样将工作推进一步?
沈阳五二厂广播台所以能将工厂广播收听工作巩固下来并且把它向前推进了一步,除了前面所述几点之外,还由于他们逐渐摸到了一些窍门,积累了一些经验:
第一、他们组织了广大通讯员给广播台写稿,有计划地有重点地采访了各车间的生产情况,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厂的劳动竞赛热潮。比如广播了检验科第一车间提出来的“保证当天的活儿当天完”的条件以后,工友们就积极响应,女工杨立珍等甚至把行政上准许的一小时喂奶时间也想办法不要了。这件事广播过后,大家更高兴了。车间主席又在大会上号召:“广播站都把咱们的事告诉了大家,咱们得保持光荣啊!”所以他们经常提出调配人力等合理化建议,坚持了“车间干多少就检验多少”的口号。此外,他们还经常请厂里部主任、车间主席、生产委员、技术人员、老工友等来广播。工友们对自己的人讲自己的事很感兴趣。有时掌握一定的事实,在广播里对某些工友提出善意的批评,也发生很大作用。比如他们广播了工友关成伦在生产上光图快,出废活的事情,关成伦听到后,感到很惭愧,决心纠正错误,马上作了检讨,在质量上保证百分之百,产量也比以前增多了百分之五十。
第二、他们热心为职工服务,很好地倾听大家的意见,根据群众的意见不断改进广播内容。他们对听众提出的问题都能及时答复,正像有些工友说:
“广播站和电台对我们真像好朋友一样,我们提出意见,就能像打电话一样拿起话筒就可以得到回答。”因此,广播台在群众中有了很高的威信。最近他们为满足职工的要求,举办了四个讲座:一是“职工讲座”,由工会负责,内容是结合本厂活动来讲如何进行文教、生产、劳保、妇女等工作。二是“青年讲座”,由青年团负责,内容是讲些中国革命的故事,讨论青年工人的一些切身问题等。三是“卫生讲座”,由卫生科负责。四是“安全讲座”,由保卫科、公安局、技术安全科负责,内容是讲工厂的四防工作和机器、身体、保安等方面工作。
第三、他们和沈阳人民广播电台保持很密切的联系,经常搜集并反映听众的意见。他们每天转播人民电台的“职工节目”,每周向人民电台汇报情况。过去他们曾经把主要力量放在厂内广播而忽略了转播沈阳台职工节目。后来认识到,这样做了就不能及时了解其他厂的生产情况,不容易向别人学习,特别在爱国主义竞赛中,广大职工不仅要求及时了解全市的生产情况,而且要听人民电台有系统的时事广播。因此,他们也就把沈阳人民广播电台的职工广播节目当作自己的节目来看待。
第四、他们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收音组织,对收听工作抓得比较紧,有计划地有意识地培养了一批收听广播的积极分子。这些骨干同时就成了传布广播的宣传员。比如收听干事马作山,他是车间组织委员,由于他经常细心收听广播,听完以后又主动说给别人听,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如果那个工友因事没有听到广播,就自动找他给讲。他们收听小组的汇报制度,开头订得很死板,一有空就催着开会,结果收获不大,后来改用串门的办法来开会,收集意见和传达,就解决了“怕开会”的困难,意见也容易及时沟通了。
第五、他们的广播工作同厂内其他群众工作配合得比较好。这一方面是由于组织机构统一,另方面也因为广播台的人员确实主动地想了些办法。比如有些重要广播稿,他们不仅广播,而且登在黑板报上。在每周演电影的时候,中间一休息他们就开始广播,挑些简短有趣的事告诉大家,起了一定作用。他们经常注意广播文艺节目配合职工文化生活。比如用相声说杜鲁门打嘴巴,工友们听后便知道了杜鲁门的前后声明发生了矛盾。很多快板经过几次广播,广大工友已经学会了,这就不仅调剂了职工文化生活,而且进行了很好的政治教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