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观十丈洞瀑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2
第8版()
专栏:

观十丈洞瀑布
高新庆
刚到赤水县,县里的同志说,该县有一十丈洞瀑布,比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还要高,还要奇。希望我去看看。我虽将信将疑,还是答应了。
8月的一天,阴。早饭罢,我们一行数人驱车前往。
赤水县境内的风溪河称为“千瀑之乡”,十丈洞瀑布就在它的上游。沿途河谷两岸奇峰伟列,时有悬泉、瀑布从山崖夹壁间泻出。
山路如蛇,又弯又窄,越往上,路越坎坷。十一点多钟,我们到达两河口电站。这里是盘龙河、风溪河汇流处。举头观之,只见电站背倚千仞高山,两股瀑布从山崖坠落,撞击巨石,汇成一股飞溅的雪流。崖脚下,移栽着二十多棵世所罕见的“生物化石”——桫椤(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距今约一亿八千万年)。瀑布左上方有一半山亭,远望如在云端。左下方有一观音石窟,香烟缭绕,如仙境一般。
继续上行约三四里,忽闻疾雷之声。同来的县水利局副局长张明华同志请司机停车,出车门,只见青壁间一瀑,高约十六米,宽约四十五米,喷雪直下河谷,波涛激岸,回旋往返。“这就是十丈洞瀑布?”我问。“不,这叫中洞瀑布,仅是‘十丈洞瀑布’的小弟弟而已!”老张笑着,风趣地回答。
前行不远,忽见浓雾在山谷间奔涌,“哗,哗,哗——”之声,如惊洪裂岸,如沉雷轰鸣。车子嘎然而止,停在一高坡之上,老张说:“到了!”一下车,眼前浓雾更加弥漫。我们从右上方往下走,细雨蒙蒙,一下把背上衣服打湿了,我说:“雨真不小”,跟在后面的县委宣传部的田开谷部长说:“这不是雨,是瀑布溅起的水雾。”走了十多分钟,我们下到河床上一块八九亩面积的巨大而完整的石块上,对面就是如雪岭垂天的十丈洞瀑布。仔细目测了一下,瀑布高约七十几米(超过黄果树瀑布),宽约七十米(比黄果树瀑布略窄)。飞瀑震怒激射,重重垂落于深不可测的巨潭内,水花溅起丈余。
烟霭不断向四周升腾,永不休止地弥漫在远近山谷、岗峦。瀑布中央有一深约十米的溶洞,人称“水帘洞”,美猴王也许在这里操练过猴兵吧?
潭下,怪石突兀,如牛似象,若熊若虎,不可记数。千吨大石上又附百吨石儿,水从石隙中泻出,如磨盘吐出的白色浆液。离瀑布二百多米处,更有一拦河巨石,突兀空中,老张说,那叫“舞台石”。台面平坦光洁,恐怕比颐和园内慈禧太后的观戏台还要大一点。数只黑蝴蝶,大如蝙蝠,围着“舞台石”,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翩然起舞,仿佛特为我们表演似的。我们都看呆了。
两岸笔削,高大挺拔的林木列兵式地排排往上长,簇簇楠竹相隔其间,甚为壮美。
沿着河谷再往下走,林木峥嵘,野花斑杂。一石亭翼然立于岸旁,三五个石匠正在铺石路,砌栏杆。老张说,准备把这里辟为河滨公园。继续下行,一洼深潭。潭边一天然钓鱼台,台旁有人工砌的红砂石凳、石桌,据说坐在这里垂钓,一天可钓十斤、八斤鱼哩!我们都未带鱼竿,深感遗憾。静坐石凳上,透过树缝,望一线云锦,雷鸣之声渐消,而鸟鸣、虫唧之声愈响,恍然若梦,疑归桃里。
回到县城,已经下午五点,虽然累一点,但心里是甜丝丝的。
赤水县的同志言果不虚。但天下这一奇景,为何鲜为人知?是否与生于险僻之境,文人少来,吟唱太少有关呢?如果赤水县的同志把路修好,然后请画师、文人和有识之士前去观赏一番。我想用不了多久,十丈洞瀑布也许与黄果树瀑布一样,可以列入天下又一奇观而扬名于世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