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开发饲料资源的新途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3
第5版()
专栏:建议

开发饲料资源的新途径
北京市饲料科学技术研究所 黄山石
近年来我国饲料工业发展较快,但由于起步较晚,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因饲料原料紧张,很可能影响饲料工业的发展。尤其是蛋白质原料不足的矛盾愈来愈显得突出。
据有关资料估测,就目前可利用的动植物蛋白质总量与所需量相比较,尚差四百五十万吨,到1990年缺七百多万吨,到2000年缺一千万吨。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开发蛋白质饲料资源,将成为发展畜牧业和饲料工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配合饲料的生产中,从精料原料看,粮食是主要的饲料原料,占65—70%。如果仅仅有了粮食或只注意粮食是很不够的,势必还会挡住开辟其它饲料资源的广阔视野。现在在一些管理人员的心目中普遍存在着“饲料就是粮食”的旧观念。只注意现成的粮食,或再加上一些营养添加剂以及鱼粉、豆饼之类的蛋白质饲料,就算是配合饲料了,而对开辟其它的饲料原料资源注意不够。
从饲料资源普查情况看,我国饲料资源是很丰富的。1985年粮食总产量四亿多吨,饲料社会总耗量六千万吨,油料饼粕一千万吨,糠麸类三百五十万吨,糟渣类一百五十万吨,动物屠宰下脚二百万吨,还有其它。如果将这些原料都开发出来用作配合饲料,大约可生产出一点二五亿吨的配合饲料,人均占有饲料量可超过日本和英国,相当于西德和苏联。而目前除粮食、糠麸、豆饼和极少量的棉、菜籽饼粕外,多数都因各种原因未能加以认真开发和综合利用。现在是一方面在无形地浪费饲料资源,另一方面每年又用巨额外汇进口鱼粉、赖氨酸、蛋氨酸等来弥补饲料蛋白质资源的不足,故此建议有关部门,一定要下大力气和决心,认真开发饲料原料资源。
一、重点开发棉、菜籽饼资源
有人提出要充分重视棉籽饼和菜籽饼的科学研究。因为这两种饼粕,一是产量大,大约每年生产量七百万吨,如果用其一半作为饲料,就可养肉猪一千三百万头,净增猪肉七十万吨,农民收益可达十亿元;二是“两饼”含蛋白质较高,粗蛋白质含量为33—37%;是比较好的植物性蛋白资源。但由于对如何去除游离棉酚和芥籽甙等毒素问题,科学研究尚无定论,多数地区只用于肥田,不敢用于畜禽填腹,饲料部门对它小心谨慎,停留在限量饲喂阶段。现在亟需组织人力物力研制“两饼”的机械化、生物和化学脱毒工艺,使大量的饼粕转化成饲料,用于畜禽生产。
二、开发动物性蛋白质资源
动物性蛋白质资源的生物学价值高,氨基酸全面,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添加量少。这类资源也很丰富,如肉联厂、屠宰厂生产的血、肉类废弃物、羽毛等。现在对这些资源均未能很好综合利用,收集工作差,利用不充分。全国屠宰能力达十万头生猪以上的肉联厂有二百多座,如果每个工厂加设一个动物下脚料加工车间,年产量可达二十多万吨。再加上血粉、羽毛粉以及蚕蛹粉、油渣粉等,这些都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数量是相当大的。这方面的开发工作不仅可节省进口饲料的外汇,同时这些企业自身也会得到不小的经济收益。
三、要重视单细胞蛋白资源的开发
开辟单细胞蛋白资源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利用的一部分。它不仅能缓解环境污染,而且可为高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提供重要途径。比如由细菌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其蛋白质含量达70%以上;酵母、小球藻类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含量可达50%左右。单细胞蛋白容易被畜禽吸收利用。而且生产原料十分广泛,凡属粮食加工、糖业、食品、淀粉、造纸、酿造等工业废水、废渣及下脚料均可利用。据测,每年我国仅适于生产酵母的工业废水约有六百多万吨,如能全部利用起来,每年可生产饲料酵母十万多吨。目前国外十分重视单细胞蛋白的研究和生产,工艺日臻完善,已经用于大规模生产。我国有关部门也应尽快完善其形成能力。
四、要认真安排氨基酸类的批量生产
畜禽类的生产需要蛋白质营养物质,实质是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所谓营养上的平衡是氨基酸的营养平衡。氨基酸类是发展畜禽饲养业的主要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从发展眼光看,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长期靠进口绝不足取,必须靠本国自行生产,解决实际问题,必要时可引进国外先进氨基酸生产线,尤其三种限制性氨基酸(即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用于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对发展我国畜牧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应尽早计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