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来自大洋彼岸的厕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3
第5版()
专栏:

来自大洋彼岸的厕所
本报记者 王溪元
今年10月,世界闻名的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第四代闺秀——阿比·洛克菲勒女士来华访问,赠送给北京市两套厕所。这种厕所名叫“无水堆肥厕所”,每套两个马桶,附带有木板房、堆肥缸等设施。从外表看,这种马桶与普通坐式抽水马桶相似;打开盖子来看,它的桶壁几乎上下垂直,无底,人的粪便可以直接落入地下的堆肥缸。虽然马桶口大壁直,但是没有一点臭味上逸,因为这种厕所有一个十几瓦功率的电排风机不停地从马桶口吸入、从排风管排出空气——臭味都随风飘走了。
这种厕所最突出的特点,一是无水——不用水冲;二是堆肥——粪便经过耗氧发酵、吹干,气体和绝大部分液体都跑掉,只存留10%左右的粉末状“精华”,成为高效有机堆肥。所以,每个马桶每天即使有三百人次使用,下面的堆肥缸每年也只需清理一次。正因如此,这种厕所特别适用于缺水、运输不便的地方,如高山旅游点等。
这两套厕所现已安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内。不管它对解决“上厕所难”和“厕所的更新换代”问题能起多大作用,至少在科研选题、设计思想、经营门路等方面能给人以启迪。我们在收下这份礼物的同时,不仅应看到友谊,更应有所反思。既然女士能亲自将重达几吨的两套厕所从纽约辗转运来北京,说明具有雄厚科技力量的洛克菲勒财团已经预测过“这玩艺”在未来市场上的位置与价值。正如阿比·洛克菲勒女士所表示的那样,在“技术处理废物”方面,有利可图,大有文章可做,搞国际合作开发是很有前途的。
首先要投入智力,进行技术开发;而后是投入市场,获取它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历史上,药物牙膏出自一个瑞典牙科医生之手,后来“占领”了全世界;可口可乐本来是一个美国药剂师配制的防治感冒的药汤,但发展成了全球性的饮料;汉堡包最初是“汉堡——阿美利加”号邮轮老板兜售的一种简易食品,如今这个专营企业已发展成拥有几十亿资金、近万家分店的“汉堡包王国”。就是抽水马桶,自英国维多利亚王朝时诞生以后,也很快传遍全球。当然,对于无水堆肥厕所来说,不一定幸遇类似上述的发迹史,然而不能不看到它是在世界各国都开始考虑“技术处理废物”的时候应运而生的。这方面的需求量大面广,与其相应的必然是个十分可观的市场。
而且,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正如某些科学家所谈,我们搞的应当是“全方位的现代化”。所谓全方位,当然也包括吃、喝、拉、撒、睡。在排泄的问题上,应当有人研究;只要坚持研究,必然会有成果。上述这些联想,正是随着大洋彼岸来的两套厕所而来的思考,是前来紫竹院参观厕所的人们正在议论的话题。(附图片)
左图为无水堆肥厕所外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