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靠农也能治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4
第1版()
专栏:

靠农也能治穷
本报评论员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几年农村战线上越来越多的同志懂得了这个道理,并不断实践,使农工商逐步综合发展。这是个好势头,应当坚持下去。
但是,这不等于说,靠农必穷。泰县的经验就是一个证明。
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是各地发展很不平衡,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同志参观苏南发达的乡镇工业后反映:“学不了。”这是实情。发展农村经济,都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从本地的优势出发,在农林牧渔工商中,能搞什么就搞什么,能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如果原来是个纯农区,一时没有发展制造业的条件,那眼下就不必去学苏南,可以象泰县那样在“农”字上大作文章:更新品种,更新技术,兴办农产品加工业,拓展销路,使低收入的农业增值,转化为高收入的农业。这个“高收入”虽然比苏南乡村制造业的收入低,但它是当地力所能及的。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展经济,都要从当地的“可行性”出发。
我国发展农业的潜力是很巨大的。在农村,基础薄弱、经营粗放的地区还很多,即使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土地、空间、时间等综合效益也有待提高。我国农民具有精耕细作的经验,但掌握的基本上还是传统技术,一旦推广新技术,农业的效益就会大大提高。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靠农不仅也能治穷,还有另一方面的作用。我国耕地有限,农业劳力过剩,需要把相当多的剩余劳力逐步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但农业劳力不可能也不应该全部转移出去。让农业劳力钻研种养业技术,变单一经营为多种经营,实行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相结合,拓展农产品销路,提高整个农业的效益,既可增加农民收入,也是一种劳力转移,是在农业内部的转移。
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告诉我们,效益是调节生产的杠杆。农业提高效益,农民看到“靠农治穷”有望,就会提高务农积极性,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这一点,不但符合目前农村的实际,也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