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从技术协作起步 向综合服务发展 四川农民技术协会生机勃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5
第2版()
专栏:

从技术协作起步 向综合服务发展
四川农民技术协会生机勃勃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毛朝敬报道:四川农村出现一万五千多个“内联技术能手,外通千家万户”的农民技术协会。这种“民办”科技联合体把农村中的民间科技人才、致富能手动员和组织起来,开展技术服务,推动了农村科技进步。
四川农村的农民技术协会是在保持家庭经营不变的基础上,以科技人员为骨干、以专业户及农民技术能手(约占90%以上)为主体建立的。它于1982年开始出现,现已有四十多万专业户和技术能手加入了协会。协会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等限制,坚持民主、自愿、互利原则,规模有大有小,分别围绕某项专业生产、经营项目进行联合,实行自我服务和对外社会化服务。
农民技术协会发挥联合优势,帮千家万户解决“要致富,缺技术”的矛盾。全省各农民技术协会陆续办起了上千所农民技术学校或农业技术研究所,举办了近十万期(次)的技术培训班或技术讲座,开展了各种生动活泼的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承包活动。据成都市对大邑、邛崃、金堂、郫县四个县七百多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调查,仅一年多时间,就办起十所一年制以上的农民技术学校,举办一千六百多期技术培训班和四百多次技术讲座,受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农民达四十六万多人次。灌县畜牧兽医协会通过办培训班和现场巡回技术指导等办法,一年多时间就把生猪杂交和仔猪补饲的新技术推广到全县,生猪出栏率大幅度提高。
在开展技术合作服务的同时,协会还向商品生产者提供信息和销售服务。金堂县的“民办”果协,积极为全县的果农提供技术、种子、信息和产、销等一系列服务。1985年,全县柑桔一度大量积压。果协迅速与京、津、沪等地联系订货,并向果农传授柑桔贮藏保鲜新技术,使积压的一千多万公斤柑桔销售一空。
遍布全省的农民技术协会,把许多贫困户迅速吸引到自己周围。仅据达县地区对三十六个农民技术协会的调查统计,去年四千四百一十多名协会会员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用技术、信息帮助周围的一万二千多贫困户开辟出致富门路,使他们一年户均增收五百八十多元。(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