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在城里生产小商品的厂家每况愈下、纷纷为利微一筹莫展、转产他业的时候,它,一个山村小厂却悄悄崛起了。有什么特别的“秘诀”吗?请看——“百货工厂”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5
第2版()
专栏:

在城里生产小商品的厂家每况愈下、纷纷为利微一筹莫展、转产他业的时候,它,一个山村小厂却悄悄崛起了。有什么特别的“秘诀”吗?请看——
“百货工厂”记事
本报记者 吴长生
有百货商店,哪来的“百货工厂”呢?有,最近我就访问了一家。它坐落在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清清的大樟溪畔,大名双龙工艺厂。
“跑出来”的千万元产值
走进这家乡镇小厂的产品陈列室,仿佛到了一家专营小商品的杂货铺。孙悟空、猪八戒、济公面具,塑料娃娃、玩具手枪、小竹蛇,晾衣架、毛衣针、蚊帐钩,塑料壁挂、发卡、耳挖勺……这里应有尽有,总共不下七百种。
“最大的产品是什么?”
“三块多钱一把的玩具手枪。”
“最小的呢?”
“两分多钱一个的耳挖勺儿。”
“就凭这些,你们今年的产值能超千万元?”没想到我这一“疑”,竟引出一段趣事:
去年这个厂的产值是七百多万元,有人参观后怎么也不相信,而且认定生产容易销售难,他们准是在推销上用了不光彩的手段。于是就查。结果只抽查了一位推销员的帐,那些人就“服”了。三万多元的销售额,竟订了三百多份合同。最大的生意是两千元,小的只几十元。两千元的货,不过一二百元的利,稍懂点经济的人都明白:为这么点“油水”,根本值不得犯法行贿。
为此,有人说双龙厂的产值是“跑出来”的。这话有道理。全厂八百多人,推销员却占了一百六七十。他们终年象蜜蜂似的在全国“飞”,进城下乡,走街串巷,找的多是小店、小贩,做的净是旁人看不上眼的小笔生意。但一个人一年做几百笔,一百多人就是八九十来万笔。几百上千万元的产品就这样通过千万条毛细渠道销向全国了。在一间办公室里,我看到一块木制的“购销员行踪表”,上额赫然一行大字:购销员同志,您何时出发?下面分省挂着密密麻麻的名牌。粗略一数,此刻在二十三个省市区都有人。据说,他们厂的客户有一万三千多。
济公“帮忙”赚钱
“信息也都是购销员搜集来的吧?”“是,也不是。”原厂长万冠华回答说,“他们的确带回了不少重要信息。比如,有一次购销员把东北某大城市竹尺、绣花竹圈脱销的信息传回工厂。厂里立即组织赶制,一下做成了六十万元的生意。但光靠这还不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社会生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才能走在别人前头。”他举了这样两个例子:
几年前,全国刚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公共场所写着“爱护花木”、“请勿随地吐痰”等内容的木牌、纸标骤然增多。这一动向立时引起双龙厂头头们的注意。他们开动脑筋,很快设计出了精美、轻便、耐用的塑料宣传壁挂。先小批量“投石问路”,立即被抢购一空,接着四方订户纷至沓来。壁挂成了他们的“拳头产品”,去年销售总额达二百五十多万元。
当电视系列片《西游记》刚刚“抓住”成千上万小观众的时候,细心的双龙人又及时捕捉了发财的机会,生产出一批批招人喜爱的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的小面具,抢了个市场之先。等其他厂家纷纷跟上来时,他们的眼光又转向了“济公”,不仅设计生产了济公面具,而且造出了济公的“宝葫芦”。老万说,前几年儿童用的小塑料水壶畅销,各厂一哄而起,结果很快积压。不少单位一再降价也卖不动。今年“济公”救了他们的“驾”,也帮了我们的忙。当我们大批收购积压水壶时,有人懵了。他没想到,几天之后,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在市面上排队买的“宝葫芦”,正是那些积压货。我们不过稍加打扮,给它们加上了个带有济公标志的“外套”。可以说,这十几万元是“济公”帮着赚的。
专拣“残汤剩饭”
双龙厂既没有成品仓库——按合同生产、随产随销、从不压货;也没有原料仓库——用的几乎全是其他厂子处理的边角废料,用不着讲究的存放条件,有个地方堆就行,院里的空地、路边、房顶上都有。
厂长老林指着一堆堆五颜六色的废塑料头说:“别人把它当废物,扔都找不到地方,我们却靠它过日子。”
在一间简陋的车间里,只见一台机器把废塑料渣加工成一张张光洁的塑料片,塑料壁挂、面具就是用它冲压成型的。“不是挺简单的吗?怎么国营大厂就竞争不过你们呢?”老万面带得意之色回答说:“我们用这台自制的机器消化‘残汤剩饭’,制成塑料片每吨不过两千五百元。而他们,自己不搞原料加工,全靠在市场上买现成的,每吨塑料片就要四千五百元。我们成本低、售价低,他们搞不过我们。这叫‘赚磨面钱,不赚做饼钱’。”
消化“残汤剩饭”,自然与吃“高级饭馆”不同。去年,仅废料利用一项,双龙厂就少开支了八十万元。
山上的“后备车间”
近几年,双龙厂简直是“打着斤斗往上窜”:1978年产值才八万元,1982年增到二百多万,去年又长到七百二十多万,实现利润九十三万,上交税金七十万。今年头九个月,产值、利润已与去年全年相当,年底产值可以超过千万元。
可对“直线上升”,双龙人并不满足。万冠华说:“看企业不能只看过去,看眼前,还得看后劲。讲实在话,以往我们是钻了城市没搞改革的空子,今后的日子不会那么好过啦。因为城里生产这些东西的优势比我们大得多。而我们的根本优势还是山、水、田。”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双龙厂在开发工业新产品的同时,又开始了另一种更深远的开发——在山上建设“后备车间”。从1981年起,他们厂承包了附近的上万亩荒山,每年投资数万元,栽柑桔,种橄榄。现在“后备车间”共有十五万株果树了,第一批栽种的桔树去年开始挂果。
在一片蓊郁的桔林里,林厂长摘下几个刚熟的“福桔”请客人尝。他说:“今年才六千棵结果,可收二十万公斤。到1990年,十几万棵全结果,我们的日子就更好过了。不讲加工,光鲜果的产值一年就能上千万元。明年,我们就动手先上个蜜饯车间,以后逐年扩大,以山上的桔子、橄榄作原料,加工出口食品。等这条‘贸工农’的‘龙’形成了,我们的年产值就能超过一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