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离开平等原则学术民主就很难实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5
第3版()
专栏:怎样实现学术民主?

离开平等原则学术民主就很难实现
黑龙江省新闻研究所 万联众
人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在学术思想争鸣中一律平等。这是十七、十八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具有进步意义的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常识。在我国,由于受封建主义流毒影响较深,缺少民主的传统,实现学术争鸣中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一个过程。
从学术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马克思主义能够在资产阶级执政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传播和发展,也借助了这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自由争鸣。当年马克思主义者没有掌握权力,无法借助手中权柄或其它强制手段来树立自己理论的优势,强迫论战的对方接受自己的学术观点,只有完全凭借学说思想自身的正确征服人心。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充分证明:平等争鸣是实现学术民主、求得学术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不可或缺的思想观念方面的保证。它应当包括争鸣的双方在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在使用新闻、出版媒介等争鸣手段上的平等,以及争鸣中批评与反批评机会的平等。
用“领导仲裁”、“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对待学术思想问题,是争鸣中不平等的主要表现。长期以来,只准某些人利用手中权力,控制新闻出版工具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允许论战的另一方出来为自己的学术主张辩护。“文革”中的“大批判”表现得尤为突出。再如,每当学术思想争鸣到难解难分之时,不是创造一个和谐的民主气氛把争鸣引向深入,开辟认识的新领域,而是动辄端出个“领导仲裁”或“民主集中制”来“定调”。殊不知,“领导仲裁”、“民主集中制”是“领导即权威”、“权力即真理”在学术界的反映。本来由人民赋予的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而且随意侵入学术领域,反过来限制公民的学术自由、创作自由、讨论自由、批评和反批评自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用无知取代科学。
学术争鸣中的另一类不平等,表现为论资排辈的宗法等级观念。这在学术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不少学术讨论会上,按照参加者的行政职务排列发言顺序,包括出版学术论文集,也是按照作者职务高低排列主次,甚至同样质量、同样字数的论文的稿费,也要按照人物职务的不同分为三六九等。我主张,如果某人在学术思想上确有见地,哪怕他是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也应该享有学术思想争鸣中的平等待遇,其论著也应该摆在同样地位上。
只有首先真正实现政治上的平等,然后才能实现学术民主。学术思想争鸣中存在的不平等,实质上是政治上不平等在某一方面的具体反映。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学术民主才能完全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