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尚未完结的劫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5
第4版()
专栏:

尚未完结的劫难
本报记者 刘宾雁 刘国胜 曾祥平
想得到吗?盗窃者无罪,反对盗窃和保卫国家财产的人却成了罪人,两次下达逮捕令,追捕四年,有家不得归!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然而确是发生在黑龙江省伊春市的一件怪事。
恶人得逞
1981年中秋节这天傍晚,伊春市果品公司刚刚被提升为工会干事的张国栋,勾结外部人公然开车来公司拉水果。他们既无发货票又无出门证。被政工干事郭德魁发觉,郭上前阻拦,张国栋不但不认错,反而先动手打人,郭德魁起而自卫,双方都受了轻伤。不料,这么一起普通纠纷,却酿成一起延续四年的事件。
起初,公司里许多人都支持和同情郭德魁,但到了第三天,就都不敢再过问此事了。当时在场的职工,连证言也不敢出。公司副书记张敬珍明明目睹了这一事件,当郭德魁要求她出面作证时,她却面有难色地说:“唉,小郭,啥也别说了……”
为什么正义的行动得不到支持?郭德魁百思不得其解。而张国栋呢,胆子却愈来愈大。他指使其侄子纠集四名社会青年到郭家围打和绑架,并扬言:“除非姓郭的把脑袋伸过来让我打几下,不然就没完。今后不管谁,不服姓张的,照样收拾!”
张国栋是何许人?此人曾因骗奸女青年,被三次收容劳教过,是个劣迹多端的地痞无赖。他坑拿拐骗,流氓成性,在公司横行霸道,职工敢怒不敢言。当年,果品公司第一任经理冷荣曾把他送进派出所,他进去三四天,就声称有病,还要单位去人护理。原来是医院里有人给他开了个患六型肺结核的假诊断证明。让他去外地复查,他便借机溜之乎也。
深知张国栋为人的郭德魁,为防止意外,不得不预先把自己的老母迁到异地,并几次携带礼品探望张国栋,想求得和解。但都被拒绝了。张国栋交出伤势极为严重的诊断证明和照片,从此不再上班。公司书记王庆贤从外地公出返回伊春后,没上班就赶紧私下去张家慰问一番。上班后,不容分说就逼使郭德魁到党员大会上作检查。
不久,张国栋就开始享受用单位支票到药店大笔花钱买药的特殊待遇了。自10月20日到12月7日,他花掉一千二百余元。公司派人让他交出剩下的一张支票,并通过报纸、广播声明这张支票作废。张国栋毫不在乎,他又用这张作废的支票在一日之内买了一千七百七十二元钱的贵重药品。仅仅两个月内,他即用五张支票买了三千多元的药物。连作废的支票公司也同意收账核销了。同时还规定:凡张所花药费的80%由郭德魁支付,20%由张付。郭德魁不服,但从公司到局里,无人过问此事。
张国栋何以有这样大的威力呢?原来伙同他开车偷果的,是原伊春市委书记的三儿子王立三和市财贸办主任张洪瑞之子“张老小子”。
私情乱法
事隔八个月后,区公安分局预审科传讯郭德魁。
“张国栋偷果你有什么证据?那不是偷,是先拉果后交款。”这就是预审科的杜升河的预审。
“那是国库,见不着就拉走,见着就放那儿,算不算偷?”
预审科强行以“报复伤害”罪提请市检察院起诉郭德魁。按程序此案应由治安科处理,为何预审科这样热心?一查,原来是张国栋到农副产品局(即现供销社)保卫科要出案卷材料,亲自送交给了杜升河(此人因受贿等问题现已被清出公安队伍),好象公安局是专为张家开设的!
郭德魁对此不平,去找市委领导人。那人很气愤,当即批示三条意见:要求追究盗窃者的罪责,追查三千多元药费的去处和谁为张国栋撑腰。但没出三个月,这位主持正义的市领导干部就被迫退休了。
检察院也有人秉公执法。姜淑云检察长把公安分局预审科上报的材料退回去了。张国栋得知后,控告她“包庇坏人”。不久,材料又报上来了,这回是主管政法的副市长刁长文指令办的。郭德魁发现:张国栋近来经常出入于刁副市长的家门。此外,他多次写给省里的申诉信件,市里都了如指掌。执法的“机器”按照张国栋的意志运转起来了!
这时,郭德魁想起在事发后去探望张国栋时,张曾亲口向他透露过:“我有个亲戚在公安局当法医,要给我拍片子!”
果然不出所料,很快就传来要抓郭的消息。“机器”在这方面效率倒是很高,在伊春捕不到,就到外地追捕;即便你跑到天涯海角,也休想漏网。抓回后说判就判,判不了刑,也便宜不了你,送“劳教”就是了;更安全的办法是把你送进精神病院“长期治疗”。
有关郭案,伊春市曾先后成立了三个专案组,每次向市政法委汇报,刁副市长都听了并赞许了。为什么刁长文对此案如此关心呢?原来王立三是本案的重要人物,而“王小三”的老爹是刁的“老首长”,对他恩重如山,还在省委当掌握干部大权的领导干部呢,这可不是一般的靠山!
劫后余悸
郭德魁,上访先到省、后进京,得到中央及省里一些部门的同情,好几个部门专为他发函给伊春市,要求公正处理,不要乱抓人。但是,到1983年春节前夕,公安分局预审科的杜升河又打电话给郭,要他在单位等候。不一会儿,公安局的车果真开来,早有戒心的郭德魁再次巧妙躲开。当夜,他家被抄,连他姐夫家也抄了。
进省时,郭德魁曾两次写信给王立三的父亲。他用肺腑之言恳求这位领导干部能过问和干预此事,免得闹出乱子,影响他的威望。郭德魁满以为这样做,可以打动他的心,使事态不再恶化。但当他登门找王立三的父亲时,他彻底失望了。
领导干部本人并未出面,只让秘书接待了他。秘书告诉他,给领导干部的信件影印后,原件已寄给市里了,让他回伊春解决。秘书还责备郭德魁说,信里不应该对领导干部有威胁的语言。郭德魁心凉了!
在中央部门的再三催促,以及省、市检察院部分同志的坚持下,张国栋才不得不到省医院重新鉴定了伤情,结果证明他过去的诊断和伤势照片,全部是伪造的!
在1983年这一年内,伊春市两次传令逮捕郭德魁,都是刁长文亲自定的。中央办公厅信访局的同志为此案曾直接打电话给伊春市委,并连续三次发函,要求他们派人来京汇报案情。函件发出几个月,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市里一拖再拖,故意不抓紧处理。1984年8月和1985年8月,中央办公厅信访局两次派人到黑龙江调查,发现隐藏在这起颠倒黑白案件的背后,有个无形的关系网。这是使郭德魁蒙冤四年、造成恶果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中央有关部门直接过问下,郭案虽已平反,但伊春市果品公司按市里要求,仍要给郭德魁同志以纪律处分,理由是:作为党员他不该还手打人;此外,他给组织上增添了麻烦。这是哪家的逻辑?到底是谁给组织增添麻烦了呢?!现在张国栋及其同案犯王立三和“张老小子”、为张国栋伪造伤情制造假证的人、伊春市各级执法犯法、渎职失职的干部,却一个个逍遥自在,仿佛根本没发生过那起郭德魁事件。那个王立三在伊春曾两次开车撞伤了人,也不追究,不顾众人反对,仍可提升为市交通局的监理,后来还调到省煤炭局当上了车队长。刁长文毫毛无损,依然可以当他那个分管政法的副市长,后来他成了市委的顾问并将继续享受“老首长”的恩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