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蓬莱新“八仙”(二) 两兄弟攻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7
第2版()
专栏:农民企业家

蓬莱新“八仙”(二)
两兄弟攻关
肖涵
“简直难以相信,这是中国农民制造的产品!”一位日本洗衣机专家拿着一支喷淋管,一脸惊讶。这根有二十万到二十五万个微孔的硬质微孔塑料管,在机内旋起来,每分钟能达一千四百五十转,喷水通畅,对任何织物不挂丝,不损料,连布缝里的杂质都能抽净。是呵,日本到1980年才掌握制造这种喷淋管的先进技术,并享有此项专利。这种产品从图纸、各项技术指标,直到工艺过程,日本人都严密封锁。现在,这项技术的垄断竟被中国的一个乡镇企业打破了,而且产品寿命高近一倍,这怎能不出乎日本专家的意料。
这个乡镇小厂叫蓬莱县塑料滤清器厂。而喷淋管的研制者,便是这个厂的领导者、川王村从小就搭伴儿、胜似亲兄弟的王文化和王衍瀛。
1972年,村里铁匠铺改成了农具修配厂,乡里人头一次办工厂,就是他俩起的头。1974年办塑料厂,又是他俩合作。1976年,这个穷村的工业创利首次超过十万元。他俩胃口越干越大,1977年,又掉转龙头,研制起人工降雨器。不料,样品送到县里,连标个价的资格也没有,于是胎死腹中。县里某局派人下来,兴师问罪,关人,查帐,还没收营业执照,硬要把这个刚冒芽的乡镇企业当“资本主义的苗”压下去。  王文化,瘦高个,黑长脸,双手筋络饱绽,腰间别根旱烟杆,俨然是个饱经风霜的老农民。其实,他原是贵州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的干部,1962年一批工厂下马时,离职回到家乡蓬莱。蓬莱,虽是传说中的神仙之境,但那时真穷啊。农民靠着海,却吃不起盐。一个月只有十多公斤地瓜干作口粮。他的伙伴王衍瀛,矮矮墩墩,不爱说话,书读得不多,但心灵手巧,是方圆百里闻名的能工巧匠。
王文化从贵州一到家,就买汽车,搞运输,为这在社教中挨了一顿批。1964年,两人又搞起了粉碎机、磨坊。文革中,还设计制造了手摇轧花机。这两位“老运动员”,场场运动不拉,而每次挨完整,照样干!
1983年春,王文化、王衍瀛得到一条信息:我国由于硬质微孔塑料制造技术还不过关,自己不能制造喷淋双桶洗衣机的塑料喷淋管,每年要花几千万美元从日本进口。轻工业部在南京召开塑料产品会时,提出要试制喷淋管,当时竟没有厂家承接。“咱们上!”已经搞了几年硬质微孔塑料的王文化、王衍瀛挺身而出,接过了任务。他们按照北京洗衣机总厂的总工程师陈敬智的建议和产品草图,开始了研制。
喷淋管需用乙烯共聚物制造,但乙烯家族有近百个成员。究竟选择哪些乙烯?按照怎样的比例配料?采取什么样的工艺?一切都靠试验、探索。做了多少实验?经过多少失败?记不清了。只知道试验中报废的各种乙烯材料,就有十吨多!然而,他们没有泄气。1984年夏,产品在北京试装成功。
更艰难的是要尽快形成喷淋管批量生产能力。可是,上哪儿去弄那么些外汇买成套设备呵!如果找有关厂家制造设备,有图纸也要一年半交货,需要四十万元!他们一时还拿不起这笔钱,更等不起!怎么办?自己动手!结果他们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改造了四台注塑机,制造了五台模具、两台粘接机、两台表面处理机、五个恒温成型箱。1985年,他们终于形成了年产一百万套喷淋管的能力。
自立于世的不只是喷淋管,还有一个由王文化、王衍瀛领衔的蓬莱县塑料滤清器厂,一个不久将建立的由农民企业家主持的“微孔塑料研究所”,加上一大批用新技术生产各种滤清器的新型的农村工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