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隔山隔水不隔心 雪中送炭为祖国 华侨熊德龙四下昭通支援贫困山区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7
第4版()
专栏:

隔山隔水不隔心 雪中送炭为祖国
华侨熊德龙四下昭通支援贫困山区建设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赵淮青、何端林报道:旅外华侨、企业家、香港龙威联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德龙,在今年五个月内,四次奔赴边远偏僻的滇东北昭通地区,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为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面貌献策出力。
熊德龙先生自幼生长在国外。当他在家乡广东梅县听到云南省计委负责同志向他介绍昭通的困难情况后,欣然同意参与开发昭通的建设。为给昭通引进卷烟生产线,今年6、7月间,他两次从香港飞昆明,又乘汽车跋涉两天山路,辗转奔波来到昭通。
这里地处滇、川、黔边缘,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群众生活困难,但是熊德龙在和昭通地区领导同志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不但有着艰苦奋斗、决心改变昭通地区落后面貌的气魄和雄心,而且还有我们古老民族那种淳朴、赤诚的品德。他心情激动,曾对昭通的负责同志说:“过去我在国外,对祖国三十多年来从软弱走向强盛没有贡献过什么力量,今天,请允许我把昭通当作我的第二故乡,来参加建设吧!”他又说:“我虽然是一个经营工商业的人,赚钱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决不能来赚昭通这样一个穷地方的钱,我要尽自己的所能支援开发昭通。”当他看到附近山上有大量的石英砂和方解石原料被弃置不用,当即表示,龙威联公司愿无偿援助昭通一套人造大理石设备,同时还捐赠一套人造海绵设备,价值二十万美元。他雷厉风行,说办就办。今年9月初,熊德龙带着人造大理石设备,并请来美籍华人、高级工程师蔡敬德等人第三次来到昭通。他亲自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生产,他跟外国工程师一起向当地工人传授生产技术。为了抓紧时间,他们中午吃饭在厂里,每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半夜才赶回招待所休息。蔡敬德为他的精神所感召,自愿放弃七万五千美元的技术专利费。他们这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使厂里的工人和干部深为感动。
昭通是生产上等烤烟的地方,烟草工业发展潜力很大。熊德龙又与昭通地区签定合同,主动为昭通在美国购置一套卷烟生产线。合同规定:今年年底这套设备即可运到昭通。
熊德龙先生对记者说:“我还要帮助昭通引进一套彩印生产线。这样昭通的商品装潢就会达到一个新水平。昭通的商品应该更多地打向世界市场,对这项工作我也愿意尽力帮忙。”10月初,他又带领妻子、女儿一起到昭通,安排人造海绵厂的建厂事宜。他认为,从长远看来,要改变昭通的面貌,更重要的是培养昭通自己的人才。他又为此捐献二十万美元,帮助昭通办一所职业学校。他请昭通地区教育局抓紧进行学校的设计工作。记者和熊德龙先生分手时曾经问他:“你以后还来昭通吗?”他爽快地回答:“当然来,我还要多来。为了使昭通富起来,我心里有个长远的建设计划哩!”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