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实行民主是改革干部制度的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8
第5版()
专栏:论坛

实行民主是改革干部制度的关键
胡爱民
随着经济体制和其它各项改革的日益深入,干部制度改革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搞好干部制度的改革呢?我以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增加民主成份。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体现人民管理国家的多种民主措施中,人民群众对自己的“公仆”的选择、管理和监督,不能不占首要地位。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伟大革命实践时,就充分肯定了公社“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列宁曾明确指出:“群众应当有权为自己选择负责的领导者,群众应当有权撤换他们,群众应当有权了解和检查他们活动的每一个细小的步骤。”这些精辟的论述,在我们进行干部制度改革的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以委任制为主体的干部任用制度,这种制度是从历史上的委任制脱胎而来的,尽管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崭新的内容,但由于缺少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其缺陷和弊端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首先,从选人方面看,选人者的素质和水平,往往决定着被选者的质量。有些地方和单位,由于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干部的上下、任免、奖惩实际上是少数人说了算。如果他们不公道、不正派,就会凭个人的恩怨、好恶取人,或以对自己有利无利为尺度用人,或从封建观念出发选人,甚至拿职位送人情,搞交易。
其二,从被选者角度看,投机钻营者容易找到可乘之机。由于选拔任用干部是少数人决定的,群众意见无足轻重,造成一些人不是把心思花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而是潜心研究“关系学”,只对上级个别人负责,而不对人民群众负责,对上一套,对下另一套;阿谀逢迎,献媚取宠,甚至搞人身依附。
其三,从选人的方法看,知人渠道太少,神秘化的方式难以发现大批人才。尽管中央一再强调选拔干部要充分走群众路线,进行民主推荐,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并未认真执行。有的虽然搞了,往往是做做“应景”文章,走走过场,推荐和任用脱节;或是参加推荐的范围小,人数少,难以形成倾向性意见。再说,民主推荐的结果不向群众公布,是否尊重民意群众不得而知。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优秀人才怀才不遇、无用武之地的情况是不乏其例的。而另一些专会逢迎、献谀的庸人,很可能乘机浮了上来。
其四,从对干部的管理看,监督的形式和渠道既单一,又没有完善的制度,人民群众实际上无法行使监督权。这就造成一些人一旦进入干部队伍或进入领导班子,就心安理得地当“太平官”,坐“铁交椅”。
以上种种弊端的存在,与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党的根本宗旨,与当今改革的客观要求,都是格格不入的。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很少。”在干部制度方面,也是这种情况。要进行干部制度改革,就必须增加民主成份,让人民群众在干部的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方面有更多的发言权、直至有决定权。
增加民主成份,改革干部制度,就要把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民主贯穿于干部的举荐、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具体地说,就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人民群众在干部的进与出、上与下、任与免、奖与惩等各个环节上都有更多的发言权、决定权,从根本上改变由少数人说了算的状况。同时,还可以提倡人才竞争。竞争本身是一种好的民主形式,把这种形式放到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中来实施,使成才的机会人人均等,领导和群众都能在人才竞争活动中,对人才的优劣进行充分的了解、比较,从而选优淘劣,真正造成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增加民主成份,改革干部制度,需要完善现行的选举制度。凡是按照有关章法实行选举的,要真正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坚决改变那种“上面拿名单,代表划圈圈”的状况,通过完善和推行差额选举,逐步过渡到直接选举。
改革干部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尤为重要,因为它与民主参与选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民主参与选拔是为了把好干部“进”的关口;民主监督则是为了加强“管”的各个环节。民主参与选拔干部本身就是对领导者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的有效监督;群众在民主监督的实践活动中,又可以更准确更大量地发现优秀人才,为参与选拔干部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当承认,让人民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方面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逐步习惯、逐步改革的过程。需要建立一整套制度,需要立法。近几年来,中央为改革干部制度做了许多努力,作出了一些重要决策。人民群众在参与干部民主管理的实践中,一定能逐步学会行使民主权利的方法,养成民主习惯,使我们的干部队伍产生并保持巨大的活力。
(《湖北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