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钱塘江畔的忠诚卫士——记武警浙江总队一支队三中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19
第4版()
专栏:

钱塘江畔的忠诚卫士
——记武警浙江总队一支队三中队
6月的“天堂”杭州,骄阳似火。钱塘江大桥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迎着扑面而来的热浪,坐在轮椅上,沿着公路桥面,缓缓而行,他不时用手轻轻摸着桥栏。“半个世纪了,大桥依然这样完好无损,这其中有你们守桥人的一份功劳啊!”老者双手紧握着武警战士的手感慨万分地说。
这位老者就是钱塘江大桥的设计者——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茅老的话是对守卫大桥的武警浙江总队一支队三中队的高度赞扬。
生与死的考验
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己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是浙赣线上的交通咽喉,每天南来北往的列车近一百五十列次,汽车七千多辆,过往船只达三千多艘。这条交通大动脉能否畅通无阻,安危系于守桥战士一身。
1984年6月的一天深夜,屋外风雨潇潇,浪花拍打着桥墩发出沉闷的喧响。突然,一声巨响惊醒了干部战士。大家顾不上穿衣就冲出门,只见烟雾笼罩了半座大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有情况!”共产党员、指导员王传福大喊一声,带领大家向大桥冲过去。
这时,正在大桥上执勤的战士王志坚,听到爆炸声,迅速朝出事地点跑去。可是,没跑多远,他就被迎面扑来的烟雾呛得晕倒在地。
原来,一辆装满氯磺酸的大卡车翻倒在桥墩旁。倾泻而出的氯磺酸与下水道的水剧烈反应,生成大量象烟一样的酸雾。氯磺酸是一种强腐蚀性和毒害力的化工原料,气味会令人窒息、死亡,液体落到身上,会烧焦衣服,烫伤皮肤。
大卡车里,传出一阵又一阵微弱的呼救声。驾驶员在里面多呆一分钟,生命就增加一分危险。排长刘建生带领战士,冲到最前面,一个被浓烟呛倒了,另一个接着上,终于撬开驾驶室。这时,刚下哨赶来抢救的入伍半年的新战士蔡永红一把背起全身皮肤烧焦、两眼烧瞎的驾驶员,跑出险区送到医院。他的手掌也被氯磺酸腐蚀得火红,针扎一样疼痛。
氯磺酸还在腐蚀钢铁大桥,影响车辆和人员的通行,尤其是铁路,中断一分钟,就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此时最简便的抢救办法就是用大量的水来稀释氯磺酸。干部、战士置自身安危于度外,纷纷冲上去,迅速接通水管。当水柱喷射到车上时,氯磺酸立即象沸腾的水一样,窜起十多米高,落在战士们的脸和手臂上。握水龙头的战士忍着疼痛,坚持战斗。经过一场紧张的抢救,险情终于排除了。可是,干部、战士身上的衣服被烧焦了,皮肤也一块块被烫伤了。在场的群众看了,心疼得掉下了眼泪。战士们看到南来北往的车辆井然有序地通过大桥,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这些大桥的忠诚卫士,在紧要关头,总是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们曾用双手扒开因塌方覆盖在三十多米长铁轨上的杂石、烂泥;在列车飞驰而来的紧急关头,奋力搬掉被台风刮倒在铁轨上的大树。在桥上,他们是抢险的尖兵;在江上,他们是力挽狂澜的“弄潮儿”。
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奉献
三中队党支部教育干部战士要守桥、护桥、爱桥。
战士李德刚1983年从江苏响水入伍来到三中队,是忍着母亲刚刚去世的巨大悲痛来的。然而不幸却象恶魔的影子紧紧地追逐着他。来到中队还不到半年,他的父亲也患癌症离开了人世,丢下他和不满十六岁的弟弟、妹妹。组织上安排小李回家料理父亲的丧事。在家期间,弟弟也染上急性黄胆肝炎,六亩多责任田眼看就要荒芜,他的女朋友看到这个贫寒的家境,也同他中断恋爱关系。假期快结束,十二岁的妹妹哭着拖住小李的衣角,指着躺在病榻上的二哥,用嘶哑的嗓子哀求道:“大哥,你别回去,你走了叫我一个人怎么办?”
面对严酷的家庭现实,李德刚落泪了,他陷入了深沉的思索……离家归队当晚,他彻夜未眠。天亮了,他将弟妹托付给亲友照顾,毅然登上了东去的列车,重返大桥。这天夜里,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虽然我们失去了短暂的温暖,从人民的欢笑中,我们却得到了幸福!人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奉献!”李德刚就在为人民奉献的实践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爱桥、守桥的标兵。
共产党员、排长邓乐宁是干部子弟,入伍前在南京某铁矿工作,每月收入八十多元,刚到部队时觉得当兵没意思。在思想教育活动中,他逐步端正了服役态度。就在他立志为守卫大桥贡献青春的时候,却接到恋爱对象的来信。来信说:“乐宁啊,你吃亏已三年了,早点回家,咱一起过甜蜜日子吧。”有一位热心的好友已经给他联系好了工作单位。就在这时,他探假回到了南京城,他的女朋友先是亲热地领着他到几家新婚不久的亲戚朋友家串门,让他亲眼看一看小家庭的幸福生活。邓乐宁离家归队的前一天晚上,女朋友拉他来到水波荡漾的莫愁湖畔,指着成双成对的情侣说:“乐宁啊,快回来吧,咱们也能很快建立起和别人一样美满的小家庭。”邓乐宁回到部队后,却毅然参加了提干考试。女朋友得知邓乐宁决心要在部队干下去,一气之下,下了最后通牒:“你要不回来,咱们一刀两断。”邓乐宁坦然地回答:“没有远大理想的人,生活得再好也只能算是活着;为人民奉献青春的人,才生活得有意义。”现在,邓乐宁已经是钱塘江大桥上一名称职的排长,他说:“我真愿听一辈子钱塘江潮声,守一辈子大桥。”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今年9月8日,钱塘江白浪滔滔,那震人耳膜的涛声孕育着险情。突然,随着一声沉闷的撞击声,渔山村个体户田家民驾驶的载满货物的木船,从江心北侧五号桥孔通过时,与同村孔有同驾驶的一艘五十吨大船相撞。
正在执勤的汽艇班战士巫建富、崔进步听到碰撞声,循声看去,发现一条木船吃水越来越深,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威胁。他俩火速驾驶汽艇追赶上去。田家民发现船底漏水,慌了手脚。眼看木船要沉没,小巫和小崔立即决定用缆绳把木船往岸边拖。田家民不忍心把汽艇也拖沉,叫他们松开缆绳。两名战士一边开足马力往南岸拖木船,一边协助船工往江里卸石子。终于把价值一万五千余元的木船拖上南岸浅滩。这位船工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握着战士的手,含着热泪说:“今天要不是你们搭救,我不仅要倾家荡产,恐怕连性命也难保。”
一天,由杭州开往福州的一列客车刚出钱塘江大桥,有位女乘务员在清理卫生时,心爱的手表从厕所滑落到轨道上,她急得哭了。列车长怀着侥幸的心理,将这一情况转告杭州火车站要求帮助寻找。排长张家善接到杭州站的电话后,同两名战士一起,顶着呼啸的江风,沿着轨道,一根枕木一根枕木仔细寻找,用了将近三个小时,终于从路基的石子缝间找到了手表。当手表送到女乘务员的手里时,福州客运七组的四十多名工作人员震惊了。那位抱着侥幸心理的列车长感慨万分地说:“武警战士不就是雷锋吗!”事后,他们四十多人联名寄来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和一面锦旗,上面绣着几个闪光的大字:“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瞿兴高 林炎光 徐亚明 钟长洪(附图片)
图为三中队战士正在执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