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土”的韵味 “俗”的魅力——看电视连续剧《甄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01
第7版()
专栏:

  “土”的韵味 “俗”的魅力
——看电视连续剧《甄三》
  章仲锷
电视连续剧《甄三》上映获得观众的欢迎,其原因倒不是好奇,图热闹,喜爱上甄三的摔跤和耍中幡,或发思古之幽情。恐怕很大一部分观众同我一样,被它“土”和“俗”的魅力迷住了。
我不是老北京,但五十年代末因住在天桥附近,常去游逛,还能看到宝三耍中幡、飞飞飞翻杠子以及摔跤、耍大刀、拉洋片、说评书等场面,品尝那些五花八门的吃食。兴之所至,遥想当年天桥“八大怪”的风采。彼时尚年轻,非为怀旧,实在是对古都的社会、民族文化形态和心理深感兴趣。不意三十余年之后从荧幕上能重睹天桥旧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民国初年的情景,兴奋不已。抛开这点,仅从审美效应上看,那“土”得掉渣的市井风情,纷呈迭现的民俗世态,特别是那地道的天桥
(还有天津的“三不管”)情调,包括音乐、声响,对话的口吻、画面的安排,人物(哪怕是普通群众)的装束打扮、一颦一笑,莫不体现了导演这种强烈的美学追求——展现一幅别开生面的风俗画卷。例如,剧中屡屡出现的摔跤场面,我们注目的是跤手舔指头(行话曰“焖指甲”)和相互窥伺、舞蹈(行话叫“搭黄瓜架”),以及赛前的打诨讨赏和观众的人头攒涌;而不象某些劣下的武打片,一味炫耀武功和惊险刺激的场面,迎合某些庸俗低级的趣味。这样的取舍选择,显示了导演的审美意向;既有助于反映时代背景,揭示主题思想,也为刻画人物提供了真切的环境氛围;且从社会学和民俗学方面作出相当丰富形象的演示,自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样的“土”也许比某些“洋”——譬如那种不遵循生活逻辑、不着边际的心理描写、自我表现之类,要更加费力和下笨功夫。但若论社会效益,则后者往往曲“高”和寡;而前者堪称“和众”却也难说“曲”就层次低下。“土”和“俗”并非孪生兄弟。有的作品内容虽“土”,骨子里——总体结构、节奏编排、镜头调度和影视语言的运用,却是“洋”和“雅”的,如探索影片《黄土地》等;而《甄三》既“土”又“俗”。这里所谓的“俗”,是指在艺术表现上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手法,借鉴汲取某些戏曲和曲艺的程式,比如说评书的特点。每一集开头铺陈渲染,中间高潮突起,末尾留下悬念(扣子)。从头到尾,脉络清晰,节奏分明,张弛有致,既引人入胜,又给观众留下伏笔。看得出导演是通晓我们民族说唱艺术的个中韵味的。
“俗”和简单、浅薄也非同义语。《甄三》诚然没有演绎什么高深的哲理和富于历史高度、思辨色彩的涵义;更没有宣示什么摔跤至上,武术振我国威的狂想;只是叙述了一个民间跤手的命运和苦练成长的过程。但它写得真切,有人情味;故事曲折,人物鲜活;所阐发的正派做人、艺无止境的道理以及那些人际关系的褒贬臧否,抑恶扬善,除暴安良的朴素主题,既适应今天大多数群众的伦理道德观念(很难说都与年青人的开放思想相悖),也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它的成功是有其社会基础的。
惜乎《甄三》的“土”和“俗”没有一贯到底,后面有些松散匆忙。“神跤图”的丢失与夺回都太容易,编排显得落套。既然甄三悟出了艺无止境、转益多师的道理,则“神跤图”的作用愈趋微弱,人物的思想反而得以升华。那位于先生能文能武,亦男亦女,在当时或许过于骇世惊俗,现在看又太怪异虚假,显出了斧凿痕迹。后几集里的甄三也过于完美凝固,难怪有人把他比作姿三四郎和霍元甲了。至于说他也有爱情的奇遇,个别细节上尚存破绽云云,也许失之过苛了。小疵难免,佳作难得。我为《甄三》叫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