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幼小心灵上的压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02
第6版()
专栏:随笔

  幼小心灵上的压力
  方秋
一个八岁的孩子故意走到急驶的汽车前面寻死,一个九岁的孩子想着法子上吊自尽,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服用了大量的麻醉性毒品自杀,这不是好莱坞影片中的虚构镜头,而是华盛顿的精神病研究所的布赖恩医生从最近两年来就诊的儿童中挑出的三个案例。仅去年,美国就有三百个孩子死于自杀。一个个本来应该天真活泼、实际上还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生活的孩子,竟厌弃生活以至于斯,这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息!
当然,对于四千八百万个十四岁以下的美国儿童来说,自杀的只是少数极端的例子。但问题在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已意识到,不仅仅是这些自寻短见的孩子,而是整个一代少年儿童都正承受着社会造成的种种精神压力。一个民意测验所在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中证实,四分之三的成年人认为今天的孩子面临的问题比他们童年时代严重得多。
美国有所谓“儿童的天堂”的说法。无庸讳言,在美国,儿童享有的物质条件和教育工具乃至社会服务领域中那些设想周到的、适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各式设施与安排都是较为优厚的。然而,从精神方面来说,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反对越南战争派生出来的“垮掉的一代”到性解放引起的家庭解体,从新技术革命造成的信息爆炸到经济滞胀带来的生活费用提高,都大大改变着美国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以社会问题论,老的弊端还没解决,又产生了新的弊端,也给那些尚未跨进社会的儿童造成种种意想不到的影响。
生活费用提高了(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原因),越来越多的妈妈不得不走出家庭,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美国今天有七百万个十四岁以下的孩子被锁在家里等父母下班。这种方式固然使孩子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但这些孩子却往往要独自一人面对着一个可怕的天地:儿童失踪或遇害,街头凶杀与抢劫等消息以各种形式传到他们的耳朵里,使他们常常在空无他人的家中发出“我害怕”的叫声。
技术进步了,电视、录像、唱片构成了汪洋大海,把吸毒、酗酒、性放纵、暴力等污浊玩意儿的影响扩大到每个角落,青少年再也无法逃避,比起上一代儿童,更多的孩子更早地开始模仿成年人的行为。
许许多多的家庭是破碎的。司空见惯的婚姻离异、同居不婚、少女早孕使四分之一的美国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有经验的儿童工作者说,单亲家庭一般收入水平低、价值观念低、道德水准低。这种处境不知使多少孩子产生了自卑感和忧郁症。
凡此种种,难怪有人把今天的美国说成“儿童和少年失去了保护的时代”,一些母亲则说今天的孩子是“经常受到上一代紧紧逼迫的一代”。
少年儿童问题无疑已引起了人们的思索,但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谁也没有锦囊妙计。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白修德说:“家庭日益解体的最主要受害者是孩子”。可谁能阻止这种解体呢?
美国社会确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里根总统在去年10月曾愤愤不平地说:“我不认为我们的开国祖先要创建一个将宣传色情的权利置于父母家长权利之上,让暴力和邪恶有恃无恐地攫取我们儿童的国家。”可是,美国是所谓“自由世界”,人们尽管诅咒色情出版物的泛滥,但“出版自由”的规矩却给了无耻之徒以护身符,何况,仅那些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录象带在1984年的销售额就高达四十一亿美元。包括总统在内的批评家们到底能做些什么来遏制那些生意兴头正浓的影视业老板们呢?人人都有自由,只有孩子们没有选择自己生在什么环境里的自由,这确乎是个矛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