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杜母乡在治淮中变了样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9-19
第2版()
专栏:

杜母乡在治淮中变了样子
皖北霍邱县杜母乡去年夏天遭受淮河水灾,全乡籽草无收。去冬今春第一期治淮工程中,该乡人民参加了治淮工程,得到大批工资米,度过了春荒。因为治了河,庄稼全部种上了。今年麦收时,每亩平均产粮二百八十斤,全乡共收粮食二百二十五万余斤,以每人每天需三斤粮食计算,已够维持全乡四千三百人将近六个月的生活。
一九三八年国民党扒开花园口黄河堤以后,这里平均三年一次大水,每次大水都把庄稼淹得籽草不收。田地都被大水冲薄了。国民党把壮丁大部抽走了;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又重重地压在群众的头上。因此,当时流行着一句俗话——“早上不知晚上死”,群众没有办法生产,也没有心情生产。一九四三年到一九四八年间,每年每亩地的平均产量,降低到一百六十斤。全乡年年闹灾荒,群众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在治淮工程开始时,全乡共有一千三百个劳动力,自动报名参加这个工程。大家一致表示:“不修好淮河不回家”。参加治淮工程以后,该乡群众的生活有了办法。每个参加治淮的人,除自己吃饱以外,每天还可剩下二斤米带回家。如生产模范梁素珍,一家七口人,种七亩坏地,每年收粮都不够吃。去年大水后更是没有办法。淮河工程开始后,她家四个劳动力都参加了治淮工程,每天可剩余八斤粮食。经过去年的冬修和今年的春修,他们共剩了七百多斤粮食,到现在还没有吃完。
治淮工程开始后,农民眼看生产有了保障,生产情绪大大提高了。但杜母乡大部主要劳动力参加了治淮工程,乡里剩下的多是妇女儿童,春耕生产存在着严重困难。于是该乡提出“既不能耽误治淮,更不能耽误春耕”的战斗口号。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村为单位,将剩下的半劳动力组织起来,实行互助耕种。各村之间,各组之间,参加筑堤的和在家种地的,普遍展开了挑战竞赛。上堤民工向乡里保证:“不开小差,不偷巧,不治好淮河不回家”;在家生产的向民工们保证:“不荒一亩地,不饿死一个人,不浪费民工们带回来的治淮粮。”这样,就把春耕搞好了,也把淮河工程作好了。该乡农民吴家印所领导的治淮小组,且被评为特等模范小组。该组在春修工程中,每人每天抬土曾达到六点三公方。在农业生产上,该乡也出现了生产模范。如五十四岁的积极分子丁其兰老大娘,春耕时带领妇女儿童进行生产,并向她的儿子和民工挑战。她说:“别看我年纪大,有了毛主席的领导,我什么都能干。”在六安专区的劳动模范代表评功大会上,她被评为全专区的生产模范。在淮河工程上坚持了七个月的吴家印回来时,看到家乡一望无际的好庄稼,十分喜欢地说:“想不到妇女儿童把庄稼搞得这样好!你看这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豆呀、红薯呀……多喜欢人,要不是春上把堤打好了,全乡的庄稼一定又淹光了(七月间曾涨大水)。这回好啦,把淮河治好了,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六安专区治淮指挥部政治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