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改革正是春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侧记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06
第1版()
专栏:

  改革正是春天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侧记之一
本报记者 姚力文 刘允洲 陈健
季节的脚步,正向冬天徜徉。这里会场,却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为了及早部署明年的农村工作,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比以往几年提前一个月,于11月下旬召开。二百多位各地和中央各部门主管农村工作的同志,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的令人欣喜,有的引人深思,这些信息汇总起来,又向人们报告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农村改革正是春天。
有增有减的几笔大账
一年之尾,人们很容易把话题集中于形势,一讲形势,又很容易把眼光集中于指标,会议一开始,代表们就面对着农村经济有增有减的几笔大账:
粮食——“天公”不算作美,此旱彼涝,灾害不少,但仍是一个丰收年景;虽然总产和单产都没有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但总产量预计可达三千九百亿公斤,比上年增长3.6%左右。
农业总产值——可望比去年增长4%左右。粮食收入在农业总收入中的比重上升,经济作物的比重下降。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速度低于上年,渔业和园艺种植业却势头看好,产销两旺。
乡镇企业——比去年增长20%—22%。这个速度低于去年,却并不是一个低速度。但从农业向乡镇企业转移的劳动力数,比去年减少30%以上。
农民收入——仍在增长,预计比去年增加7%左右,但速度减缓,增幅是近几年最小的一年;农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也比去年下降。
全国是一本“大账”,各地有各自“小账”。代表们算增减,论短长,不无喜悦,不无困惑,也不无忧虑。但是,大家看法渐趋一致的是,不应以一时一地指标的增减来转移忧乐,而应从经济发展的总体上把握形势的得失进退。指标,具有充分的统计意义,但不能说明一切。新旧经济体制在改革中摩擦,农业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天,指标的起伏错落是必然的现象。
在这个生动的环境里
当人们的目光跳出指标的拘束,打开视野,透过杂陈的障碍,呈现人们面前的农村经济,分明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动的环境。
——在这个生动的环境里,一亿九千万个农户替代过去的五百多万个生产队,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开始有了较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尽管这个权利还受到种种限制(包括许多农民还不善于运用它),但它是商品经济的重要前提,比起吃“大锅饭”的时代,无疑是具有本质意义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取得商品生产者的地位,只要你肯干,敢干,你就能捉住许多机会,放开手脚去干,就可能干成事业,创造财富。正如一些代表所说的那样,农民丢掉了铁饭碗,也就丢掉了捆绑手脚的绳索。这是农村改革最大的一条成绩,是农村经济生机勃勃的内因,持久发展的原始动力,也是农村第二步改革的基点。
——在这个生动的环境里,市场机制正在悄悄地迈开有力的脚步,走向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千家万户的活动发生影响。过去,农民的生产听令于生产队长的哨子,生产队长听令于层层传递下来的各种文件;如今,农民一方面听令于国家的计划,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地直接听令于市场。
这个历史性变革的过程,充满了困难,又充满了希望。代表们欣喜地看到:农民进入陌生的流通领域,在成功杂以失败的实践中成长,交换方式由简而繁,活动天地由近而远,市场规模由小变大。一些摸着门道的农民,已如鱼入大海,驰游自如。
辽宁代表说,他们那里有八十万农民从商;江苏代表说,该省乡镇企业,有三十万推销员遍布全国;甘肃同志提到,一个张掖地区就有两万多农民贩菜,加上国营蔬菜公司的力量,使这个地区成为“西菜东运”的重点区。张掖市仅种瓜种菜一项,农民就收入一百二十多元,在西部地区传为佳话。许多代表谈到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专业市场。即如历来贫穷闭塞的安徽省阜阳地区一些乡间,也冒出若干个如筛网、撕膜绳等能远销国内外的产品的专业市场。据统计,全国已有三千多个这样的专业市场。
代表们指出,伴随着商品市场的兴起,引人注目的生产要素市场也在出现。过去三十多年里人们想都不敢想的资金市场,如今萌生了。“合作基金会”,“农经公司”和其它名目的民间信用组织应运而生。资金市场活跃的温州市,人口仅占全国的0.6%,货币投放量却占全国的6.1%。
更为活跃的是劳力的流动。人们兴奋地谈论着这样一个例子:千万“细工”从东向西流——一批批江浙能工巧匠和买卖人,操着夹带吴音越语的北方话,活跃在从黄土高原、内蒙古草原到青藏高原的广大西北地区,他们献技献艺,同时装满自己腰包;与这个流动逆向的是,万千“粗工”从西向东流——一批批西北农民,以劳务输出的形式来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他们付出了辛劳,同时创造收入、获取知识。多么合理的对流——东部与西部的需要同时得到满足!奇怪的是,对流主要成因于市场规律的推动,而不是人为的组织与指挥。如果没有市场开放和农民参与的条件,这样的新事物怎么可能出现!
——在这个生动的环境里,长期形成的单一营农和城乡分割的局面已被突破,多业并举,百废待兴,农村经济进一步转向多样化的综合经营。在今年的农业产值结构中,林牧副渔产值的比重将上升两个百分点;在农村社会总产值的结构中,农外产业的比重将上升三个百分点。
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今年乡镇企业将在产值上超过农业总产值。茫茫千秋史,开天辟地事。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于此立起一座里程碑。农村产业开发的这项成功业绩,使代表们极为振奋。
令人鼓舞的还有高收入农业发展的新势头。今年某些大宗经济作物虽然下降,但许多代表指出,不要小视东部沿海和大城市郊区开发性农业的兴起!广东的代表说,在东莞市等经济发达区,越来越多的农民重新燃起对土地的热情,开始向荒山、荒滩进军,形成了农业的
“第二次高潮”。在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庭院种养业——一种集约经营的高效益农业,也在广泛地发展。高技术,高投入,高收入,这是农业进步的方向。今年,在石油等产品出口创汇减少的情况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却稳定增加,预计将占出口收汇额的45%左右。随着市场作用的扩大,农村经济结构的历史性变革正在不可逆转地进行着。
——在这个生动的环境里,农村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相辅相成的格局,有人概算,当前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构成:集体占42%,农户占55%,新联合体占2%,私人企业占1%。广西代表说,在流通不算发达的广西,国营商业和供销社的一统天下也在迅速分化。这几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国营商业的比重下降了8%,供销社下降了20%,个体经营上升了20%,新联合体上升了8%。
多样化的经济发展路子日趋明朗。乡镇企业多种发展形式——苏南经验、温州经验、阜阳经验、耿车经验,尤其引人注目。有代表说,多样化,多形式,这是农村改革的一条宝贵经验。多则活,活则兴。这几年,农村劳动力每年平均有五百万到八百万人转向二三产业,如果全部由国家来安排,就要花五百亿到八百亿元。而农民却通过自主发展,多途径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农村改革是诱人的。诱人就诱在我们有了一个如此生动并具有活力的经济创造环境,这里布满了新的生长点。有的同志说得好,中国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地与商品交换联结一起。这种联结,使农民变得开阔,变得聪明,变得积极。人心思变,人心思富,正在汇成不可阻扼的潮流。与会代表说,尽管我们面前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尽管经济发展的指标会有时增时减的波动,只要保持这个有利于亿万农民创造的环境,农村发展就有了根本保证。
农村改革正是春天。而春天,正是一个万物竞生、万象更新的环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