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饱尝离乱者酷爱和平——今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伊利·威塞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07
第7版()
专栏:

饱尝离乱者酷爱和平
——今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伊利·威塞尔
任毓骏
今年是国际和平年,诺贝尔和平奖桂冠谁属,分外引人关注。据统计,今年共有八十多个候选人竞争这项举世瞩目的大奖。挪威议会诺贝尔奖委员会经过多次筛选、投票,终于在10月14日宣布,198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将授予美籍犹太作家伊利·威塞尔。委员会对他的评价是:“在这个继续以暴力、压迫和种族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伊利·威塞尔“是人类的信使,他传递给人类的信息是:和平与人的尊严。他坚信,世界上正在同邪恶作斗争的力量终将胜利。”
同日凌晨五时,威塞尔在他纽约曼哈顿的寓所里接到将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的电话通知。乍听之下,他们全家欣喜若狂,但欢乐气氛并未持续太久,他就陷入伤感的回忆之中。
纳粹监狱劫后余生
1928年,威塞尔出生于罗马尼亚北部小城西亚特。他的家庭属小康犹太书香门第,从小他就深受人道主义文学的熏陶。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他家平静的生活被粉碎了。1944年春天,纳粹德国兵占领了这个边远小城,把这里的犹太人驱往集中营。威塞尔一家背井离乡,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母亲和妹妹受尽折磨而死,父亲和他被转移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不久,父亲也含恨离开人世。十六岁的威塞尔住的是集中营鸽笼般的牢房,干着成人也难以忍受的苦役,饥寒交迫,瘦得皮包骨头。就象后来他所写的那样:“那时候,我是一个挣扎于战火中的孩子,只剩下一个看来象我的外形。黑暗的烈焰侵入我的灵魂,吞噬了我的灵魂。”
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威塞尔的牢狱生活随之告终。十七岁的威塞尔移居巴黎,进入巴黎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他当了一名新闻记者。由于职业的方便,他曾到美国采访,1958年终于在美国定居。
刚出狱时,他曾发誓至少十年之内对他亲眼所见的大屠杀一言不发,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回忆和思考。他一直沉默了十多年。1958年,他写出了第一部小说《黑夜》,此后就一发而不可遏止,陆续出版了小说、散文、笔记等达三十部之多。他还到处演讲、谈话,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大屠杀,以及如何避免那些灾难重演,以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他的成名之作《黑夜》一书,描写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所目睹的纳粹暴行。作者用独具风格的语言,记述了地狱般的死亡营生活:“我绝不会忘记那夜,我被投入集中营的第一夜。从此,我在暗无天日中度过长夜……我决不会忘记那烟,我决不会忘记那些孩子们的瘦脸。我好象看到他们的躯体化成烟圈,在沉寂的蓝天下飘动。”
奔走呼吁维护正义
威塞尔赴美后,先后在纽约市立大学和波士顿大学教哲学和文学,1972年被提升为教授。七十年代以来,他的声誉日高。1979年,他被任命为一个总统调查团的主席,专门搜集二次大战中纳粹迫害欧洲犹太人的资料。他除了著书立说,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昔日希特勒的暴行和当今世界的种种灾难外,还身体力行,为仍在受苦受难的人们奔走呼吁。他曾参与援救柬埔寨和阿富汗的难民,为非洲受饥饿威胁的儿童发起募捐。
然而,威塞尔最为人们称道之举,是他毅然一再“教训”苏联和美国领导人。他多次谴责美苏两国搞军备竞赛。他还亲赴莫斯科,组织一次纪念纳粹铁蹄下的牺牲者的大会。
去年4月,威塞尔听说美国总统里根将要去联邦德国访问,并向比特堡的军人公墓献花圈。他极力反对里根此举,因为那座公墓里也葬有纳粹党卫军的士兵。4月19日,白宫举行一次授奖仪式,威塞尔被授予国会成就奖。趁此机会,他在领奖台上大声呼吁里根取消这次访问。他说:
“总统先生,那里不该是你站立的地方,你应该和党卫军屠刀下的牺牲者站在一起。”他的讲话震动朝野,不少人起来响应。虽然里根最终并未取消这次访问,但威塞尔的名声大振。
虽获殊荣初衷不变
十多年来,威塞尔一直是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的双重候选人,不少人估计他去年可能当奖。近年来,数以千计的信件涌向诺贝尔奖评委会,推荐威塞尔。有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他竞选,法国总统密特朗和西欧一些其他知名人士也纷纷写信推荐。由于众多的支持者努力,威塞尔终于当选。
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奖人名单公布后,威塞尔对评委会和他的支持者非常感激。关于他自己,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它属于所有经历劫难后的幸存者。他们用自己的痛苦、记忆、沉默,甚至生命,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自己是一个胆小怕羞的人,并不会因获得诺贝尔奖而改变谈话腔调或内容。但在某种程度上,因为获奖,我讲话时,听众可能会多些,理解我的人也可能多起来——这才是对我最大的奖赏。”(附图片)
上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集中营惨状,箭头所指者为伊利·威塞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