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我国科学探测卫星进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实用阶段 巡天遥遥看九州 山川历历图中收 观海可见波浪纹理,测地可知地下断层,考古可识历史陈迹,探矿可辨地质构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09
第3版()
专栏:

我国科学探测卫星进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实用阶段
巡天遥遥看九州 山川历历图中收
观海可见波浪纹理,测地可知地下断层,考古可识历史陈迹,探矿可辨地质构造
本报讯 我国发射、回收的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的遥感图象,已成为获取国土资源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专家们经分析判读认为:遥感图象清晰、地面分辨率高。
迄今,我国已发射了十九颗卫星,科学探测卫星技术得以迅速发展。从卫星遥感所获得的影象中,如渤海的波浪纹理、塘沽的盐田浓度、岱海的湖水色差、燕山的不同岩性,都层次分明,一目了然。而且影象还能提供瞬时动态信息和自然变迁的痕迹,如连云港南北海流的交汇,由于岛屿的阻挡形成正反不同方向的漩涡和波浪;滦河三角洲的多期发育和形成过程;裁弯直取的北运河、因势利导的黄河大堤、古代水利的利弊得失,都明晰可辨。
这些卫星遥感影象已经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实际应用,并发挥出重要作用。在工程施工方面,利用遥感照片,发现了煤矿;选定了大型企业的恰当位置,避免了地层上的断裂部位;在千山万壑的复杂地面上,选择了修筑铁路的最佳方案。在海岸普查方面,由于黄河泥沙长年倾注渤海湾,形成了一片广袤的滩涂,勘察人员无法测量其面积的大小。可是,科学家们通过分析我国渤海湾卫星照片,发现黄河河口陆地已向海洋延伸了二十公里。在勘察海洋污染方面,过去,我们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沿海进行调查,如今,科技工作者只需利用水域污染的卫星照片,略加实地勘察验证,就可确定海洋污染源以及污染性质、现状和面积。在考古方面,北京古城址和圆明园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成吉思汗时代的古城遗址等,有的由于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地面上已没有痕迹了,可是在卫星照片上,却依然历历在目。我国卫星照片对于水文要素的解释也有良好的效果。多伦诺尔湖面受西岸泉水影响,从西向东,呈现冻冰、冰块和全部冰封的情况,照片都能清楚地反映出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依克雅鲁地区的一幅放大四倍的卫星影象图,与1956年石油部派驻该地区的二十六名工程技术人员绘制的该地区构造地质图完全相符合。在地震方面,从北京地区的卫星照片中可以看到主要断裂构造带和断层细节,比普通航空摄影照片更容易得到一个整体的宏观概貌。在测绘方面,可以用我国的卫星照片修测1∶20万、1∶10万和1∶5万的地形图。
由于我国科学探测卫星的技术渐趋成熟,目前已可以在五个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再生资源的概查与更新;农业区划与经济规划;环境保护动态监测;工业交通规划部署;地质找矿与海洋工程。除国内许多部门之外,其他一些国家也正在与我国洽谈引进和共同开发科学探测卫星技术。
(何黄彪 孙民强)(附图片)
这是我国科学探测试验卫星拍摄的河北省滦县地区的彩色红外卫星照片。从照片上可看出山川、森林、田地、古河道、村庄、植被分布、地质构造等,可广泛应用于国土普查、森林规划、水利建设、农田改造、地图修测等工作
这是我国科学探测试验卫星拍摄的江苏洪泽湖地区的彩色红外卫星照片。照片清晰地反映了洪泽湖水面的变迁,为治理洪泽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