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人和猫的喜悲剧——看电视剧《万元户主和猫》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09
第8版()
专栏:电视之窗

  人和猫的喜悲剧
  ——看电视剧《万元户主和猫》有感
  王云缦
电视剧的名字就有点特别:《万元户主和猫》。
通常,文艺作品表现“万元户”,离不了他如何精明能干,创业发家;而今,它却描述起北方农村万元户老赵头的养猫经历来了。名为写猫,实是写人。它从一个新颖、特殊的角度,反映了当今农村的一些人际关系,以及不同人们的心态。
敏感的观众从它最初的一组画面和旁白中,会感受到它要反映当今现实中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性:鱼死猫毙,鼠害猖獗。只是,它不同于那种有悖于艺术规律的宣传品,而巧妙地借用老赵头养猫的喜悦和辛酸,以揭示生活的多重涵义;养猫本系小事,透过它却令人感觉到了当代农民的种种心理流向。
首先,万元户老赵头的形象就有新意,又有一定的多义性。从他买猫、养猫这桩小事,透露出我国有的农村、农民开始富起来了。他财大气粗,竟不惜以半百之价买了一只“进口”雌性猫。伙食之好,胜过常人。猫一旦染病,他张口就喊女儿:“沏了麦乳精给它喝!”象这样有点喜剧意味的细节和语言,只有出现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出现在老赵头这样勤劳发家的老一辈农民身上。他养猫、爱猫并不象某些城里人以至西方的阔太太那样,把猫不过当作嬉戏的玩意儿。他象传统中的老农民一样,仍然信奉着务实,求生存,求温饱的法则。他之爱猫,把猫视为“命根子”,是因为猫能够创造物质财富,更确切地说是可以维护他已获得的物质财富。自然,老赵头又不是昨日农村常见的传统形象了,他能挣敢花,不惜重金,认准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积累财富的事便一股道走到底,不轻易回头。从这个人物身上,既使人感到传统的思想心理仍在发生深刻作用,又可以看出新的生活方式、观念在他身上的冲击,影响,相互交织,融为一体。
电视剧也触及了当今现实中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养猫虽是小事,而由于老赵头是个为人瞩目,叫人眼红的万元户,在他面前便出现了种种关卡和难题:高价买进之后,猫一旦得病,遇到的麻烦便连续不断,使他蒙受经济和精神的双重折磨。那个神吹胡扯的“猫专家”是连蒙带骗,一针就是几十块。还有那一女一男的护士、医生,前者白吃了老赵头五十斤鸡蛋不算,只是一时还没要到瓜,连病也不高兴治了;后者又自命清高,老赵头刚张口说了个钱,惹得他火冒三丈,把老赵头骂走了事。这些人的形式不一,而不顾农民的切身利益则是相似的。
还有干群之间的人际关系。电视剧中有两组镜头发人深思:一是那个致富经验交流会,形式上热热闹闹,队干部也忙着招呼老赵头介绍经验,唯独对他的切身利益——猫病得愈来愈厉害的实情——竟采取完全漠然,以至嘲笑的态度;二是队、社干部执意要上老赵头家参观香菇育种场的情景。他们也毫不理会老赵头急于去为猫治病的心绪,而以参观为名,索取香菇为实。
这种种当今乡间的人际关系,大都表现得比较含蓄,点到即止。除了对“猫专家”的表现,采取喜剧性的夸张之外,其它都如信手拈来,只象是一些常见的人和事。但他们又真实、微妙地揭示了精神文明的重要性。环境污染固然可怕,而要是在物质财富刚刚发展之际,那种无形的精神细菌,寄生虫也随之繁殖起来,那就更需要警惕了。全剧的处理若以纯喜剧形式来要求,有过于凝重,拘谨的不足,但它在喜剧的色调上还是比较多彩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