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美伊武器交易的背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0
第6版()
专栏:

  美伊武器交易的背后
  新华社记者 王连志
美国里根政府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在美国内外激起了强烈的反响。面对来自各方的批评,里根总统本人也认为,美国对伊朗的“秘密外交主动行动”是一场“风险很大的赌博”。他还于12月6日首次承认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明显地“有缺陷”、“犯了错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动着美国政府进行这场秘密交易呢?
里根对此的回答是:他批准向伊朗提供“少量武器”,意图在于“向伊朗发出一个信号,表明美国准备用一种新关系取代与伊朗存在的敌意”。他强调说,由于伊朗在地理上与苏接壤所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其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美国设法缩小两国间严重和长期的分歧是至关重要的。他在会见国会领导人时还透露,此举是一项范围更广泛努力的组成部分,旨在支持他所认为的伊朗温和派。人们不难看出,里根对伊朗的政策正在由孤立与遏制转向接近与对话。
关于这一点,人们从里根今年3月14日发表的《自由、地区安全与全球和平》的咨文中便可找到答案。这份被称为“里根主义”的文件,其核心思想是:在新条件下采取“有限推回”战略,把苏联在第三世界已经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推回去,并阻止苏联进行新的扩张。为此,美国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包括“低烈度战争”、扶持全球各地抗苏武装、以及向亲美抗苏的国家或派别提供军援、经援等手段,与苏联在第三世界展开针锋相对的政治争夺。美国目前在地区性冲突中的立场,其源盖出于此。
在中东地区,美国一贯依靠以色列这个战略盟友来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里根执政后大大加强了与以色列的“战略合作关系”。中东依然是不战不和的僵持局面。不过,最令美国忧虑的是海湾地区。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美国在海湾地区失去了一个战略据点,这对美国是重大损失。两伊战争至今已持续六年之久,前景如何,这是美国尤为担心的。对此,美国负责中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墨菲今年8月在国会作证时说,“如果激进的伊朗取胜,那么对于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利益来说,将是个重大的挫折”。
美国认为伊朗迫切需要军火,以此为敲门砖可打开伊朗的门户,此举显然意在争取对两伊战争的前途发挥某种影响,进而重返伊朗。在美伊交易败露后,里根虽承受着重重压力,但依然“决心要继续干下去”。而且曾反对向伊朗出售武器的国务卿舒尔茨,最近也明确表示完全支持里根“同伊朗发展建设性关系的努力”。看来,美国不会放弃同伊朗继续改善关系的战略目标。
苏联自然不会忽略这一重要动向,并且及时地做出了强烈反应。塔斯社指出,美国“在近东玩弄肮脏的把戏”,是为了“觊觎伊朗的战略地位”。其实,苏联对两伊战争的“关心”并不亚于美国。
苏联过去一直在政治和军事上支持伊拉克,近来,苏联也调整了对伊朗的政策,经济贸易关系也已恢复,官员互访增加。
苏联对两伊政策的变化是苏联中东政策调整的一部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强调苏联在中东要以“实质性高水平的灵活策略”来对付美国,美国人在中东能做的事,苏联也可以做。为此,苏联利用阿拉伯世界对美国偏袒以色列不满情绪的增长和渴望实现中东和平的强烈愿望,重提召开中东和平国际会议的建议,并在该地区展开了全面广泛的“和平攻势”,同以色列也恢复了官方联系。
美伊之间秘密武器交易一事的泄露,揭开了帷幕的一角,让人们看到了美苏两家在中东、特别是海湾地区进一步展开政治争夺的现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