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法国监狱囚满为患思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0
第7版()
专栏:

  法国监狱囚满为患思改革
  顾玉清
在法国社会中,吸毒、抢劫、强奸和绑架等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凶杀案发案率不断上升,因此监狱超负荷暴满,囚满为患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法国政府正在试行一些改革措施。
法国监狱短缺由来已久。其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自从法国大革命以来,历届政府都怕损害自己的“形象”,以避“镇压”之嫌,因此,谁也不愿兴建监狱。比如,在过去的十五年中,每年仅建造一个能容纳五百人的不正规的中等监狱。1981至1983年间,监狱修建工作几乎停止。第二,犯罪率猛增。法国内政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法国的凶杀、绑架和毒品走私等犯罪案件的数量已从1975年的二万四千三百起上升到1985年的六万五千八百起,增长几近三倍;而持械偷盗的犯罪率1985年比1980年增长84%,青少年犯罪率增长约30%。
随着犯罪率的不断上升,警察当局的不断逮捕,法国监狱拥挤程度越来越惊人,形成了恶性循环。据统计,法国监狱仅能容纳三万二千名犯人的地方,却关押了四万八千之众,居住率达150%。以法国佩皮尼扬监狱中心为例,这所1550年为二十五名修女建造的女修道院,现在关押了二百名犯人。在破旧潮湿的地下室,十八个人挤在一个三十五平方米的房间里。如果一个人想走动,其他三个人必须躺下。那里管理也很混乱,不同犯罪程度的犯人关在一起,犯人们相互影响,又缺乏正当的教育,因而加大了重犯的危险性。
面对这一窘迫的境况,法国司法部长夏朗唐大声疾呼:要么释放八千名犯人,要么尽快修建牢房,而后者更有利于社会安定。但是,因资金问题难以解决,法国司法部提出了从建造到管理的一整套“监狱私有化”设想,即在未来十年内,将由私营企业投资建造和管理六十所能容纳二万至二万五千名犯人的监狱。然后,在二十年间,这些监狱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再卖给国家。这样做的好处是:一、见效快。私人企业易于筹集资金。监狱的设计和建造无需官僚机构层层审批,工程进度快。二、节省资金。国家监狱关押一个犯人的建造费用(包括大量的管理费)为四十五万法郎,而同样情况的私营监狱只需花费二十五万法郎;公办拘留所和拘留中心每个犯人每天的花费分别为三百四十五和五百零八法郎,而私营的仅需花费二百五十八和三百八十八法郎。三、易管理。监狱工作人员都经过国家专门学校的培训,有的是政府部门委派的监督员,但他们都是以“私营监狱”雇员的面目出现,减少了和犯人之间的对立,大大缓和了原有的紧张关系。
据说,法国监狱私有化改革计划是受美国作法的影响。1984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所由私人企业承包的拘留所。这个私人经营的拘留所,除精简机构,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外,还通过出售犯人劳动所得产品来抵销一部分开支,其社会效益是公办拘留所不能比拟的。此后,陆续有一些私人企业承包了各级政府的劳改场和监狱。现在,美国至少有十家企业承包了四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劳改场和监狱。
法国政府在试行上述改革计划的同时,还对监狱进行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改革。如,对轻罪犯用“公益劳动”代替坐牢,对吸毒者进行原地强制性的严密监视,以及对非法移民和破坏法国公共秩序的外国人加以驱逐等办法来减轻监狱的压力,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附图片)
  图为佩皮尼扬监狱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