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成瘾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0
第8版()
专栏:

“成瘾性”
闵良臣
“习惯性”,在新出的辞书中只存条目,要读者参见“成瘾性”。可见“习惯性”也解释为“成瘾性”。
报上载消息:有一外国人,被他父亲囚禁在一间污秽肮脏、布满虫蚁的秘室中达几十年之久,人们发现后,将他放了出来,可他“竟然要求返回秘室,理由是只有在那里他才可以生存”。无疑,这人蹲秘室已成习成瘾。
世上本来要数人最聪明,可有时又数人最傻。譬如:明知“大烟”甚毒,也看见了那种“毒相”,却还是偏偏要吸,且能成瘾。自然,现在外国的不论,我国吸“大烟”的似乎绝迹,但类似的不好的“成瘾性”却不乏其例。
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不久前发表感慨说,我们文艺界严重存在一种坏的习惯性:“闻风而动”,“执行上级指示不走样”,“一有人反对,他就说,这可是某某同志说的,堵人家嘴”。
今年7月,美籍华裔物理教授钱致榕发表观感:“我到中国大陆访问过多次,遇到有独立见解的干部很少,同他们谈话时,一般都说:我们的领导是这么说的,我们的书记是这么说的”。
我们的不少干部,几十年来对只知“按上面说的做”已经成习成瘾,上边怎样说,他就怎样做,从不去认真想想该做不该做,做了后的结果如何。我总觉得,什么事一成了瘾,极易形成“条件反射”;而一到了“条件反射”的地步,那就会是极端机械的了。“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
如此看来,得了一种坏的“成瘾性”是多么可怕!然而更可怕的是:一成瘾,便极难戒掉,象吃“大烟”成瘾的人断了烟,就同要了他的命一样。我们有些坏的“成瘾性”,不是人们没意识到,那“毒相”更是明摆着,可就是难戒掉。缘由到底何在?我冥思苦想——原来,成瘾后会产生一种反常感觉:即便是明知那样做有害,倒反觉得做了更舒服。再翻开辞书,发现“成瘾性”条目后面还注有这样的文字:“连续应用某些药物如鸦片时,机体逐渐对之产生强烈嗜好,一旦停药,会产生严重症状”。这也就怪不得难戒。联想起我们有些人对只知照领导说的做成了瘾后,再遇到一些新问题,一旦领导没说,又无先例,他们就会手足无措,无所适从,那种“停药”后的“严重症状”不是就出来了吗?
但我想,无论“停药”后产生的“症状”多么严重,既是坏的“成瘾性”,就必须戒掉。并且可以告诉患者,这一点确有先例:不管是成了什么坏瘾,只要下决心,又不怕戒瘾后的症状,是一定能戒掉的。况且人毕竟不同于猴子,即便是成瘾到“条件反射”的地步,也还是可以戒掉。我更相信:戒了坏瘾后,非但要不了命,倒是会渐渐好起来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