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救生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1
第2版()
专栏:

“救生簿”
湖南省会同县炮团乡兽医站门上挂的一本登记簿,被人们称为“救生簿”。谁家的禽、畜病了,只要在上面登个记,就会有人及时赶来医治。
今年4月17日,本乡中心场村养猪户杨青山有六头肥猪发了病,躺在栏里不吃不喝。杨青山在“救生簿”上报了个信,就有人来把病猪治好了。
更值得称赞的是另外一次。毗邻贵州省天柱县大让村农民吴玉华家的母牛难产。老吴的妻子风风火火跑了十八公里山路,到炮团乡兽医站求医,碰巧三名兽医都出诊了。她急得哭了起来。有人告诉她,在“救生簿”上报个信就会有人去。她将信将疑地登记了。晚上,老吴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到了凌晨两点钟,一个身背药箱的人踏进了家门。来人说:“我是炮团乡的兽医,名叫刘爱湖。昨天晚上十点多钟,我回兽医站时看见登记簿上的留言,便立即赶来了。由于天太黑,路上冰雪封冻不好走,让你们等得心焦了。”说完,他就钻进牛栏,忙着给母牛打针服药。经过一番紧张的抢救,牛犊平安降生了。
这个“救生簿”,是刘爱湖、吴家广和吴立汉三名兽医设置的。说起它,还有一番来历哩。有一次,炮团乡洪头塘村贫困户蒋昌德家饲养的一头大母猪发了病。老蒋跑到兽医站求医,扑了空。三位兽医巡诊回来,都不知道这件事。结果,那头大母猪误医病死了,老蒋为此大哭了一场。听到这件事后,三位兽医心里很不安。从此,这个深受农民欢迎的“救生簿”就在兽医站门上挂起来了。
从1983年到现在,在“救生簿”上登记求医的共计两千多人次。他们有求必应,一一出诊,都作了精心的医治。
向昌明 力南 玮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