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老年人饮食宜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1
第5版()
专栏:卫生与健康

老年人饮食宜忌
吴光美
饮食,对于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从婴幼儿到青少年,从中壮年到老年,对于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人,由于生理需要各异,在饮食上应各有侧重,有取有舍。进入花甲以后的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逐渐减弱,在饮食上尤其应有所忌,以利延年益寿。
一、在饮食品种上,宜素少荤。
我们知道,心血管系统的一些病症如动脉硬化、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常见老年病,而这些病症的发生,除其它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与日常生活的不良饮食习惯如贪食荤腻、食物过量等有密切的关系。
老年人一般好静少动,热能消耗相应减少,摄取太多的荤食,极易肥胖,而人体过胖会诱发多种病症。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为此,在老年人的食谱上,应较少出现大肉大荤,特别要限制各种动物内脏和蛋黄,多安排各种菜蔬和水果。以素为主,少佐荤腥,加之适当的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炼,可以有效地防止肥胖,减低血液中胆固醇的积量,从而避免一些心血管病症的发生。在少量脂肪、荤食的选择上,也以植物油和蛋白质丰富的鱼类、瘦肉为宜。
二、在饮食质量上,宜鲜忌陈。
一般来说,鲜菜及新鲜食物所含营养物质损失少,且味道鲜美,易于吸收;相反,存放过久,特别是因保管不善发生腐败的食物,年轻力壮者食用尚能致病,何况肌体抵抗力减退的老年人。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的食物应随买随加工食用,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老年人最好不吃隔餐食物,尤其应当禁食隔夜食物;一切发馊发酸的食物,都应在禁食范围之内。宜鲜忌陈,并非概指一切食物,如有名的江苏“镇江陈醋”、四川的“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等佳食,则以越陈越好;而某些鲜者如鲜黄花,反而含有毒性。故所谓新陈,主要是指食物质量的好坏,是否腐败变质而言。
三、在饮食数量上,宜少忌多。
俗话说,饮食要带三分饥。意思是不要把胃填得太满。少食,对老年人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防止肥胖;二是可减轻胃肠负担,保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当然,少食并不是越少越好,而要根据老年人本身的体质、活动量的大小,热能消耗的多少而定,“少而精”、“少吃多餐”等原则可参酌。根据一日三餐、晚餐宜少的原则,老年人更不宜饱腹而睡。
四、在烹调方法上,宜软忌硬。
中医理论认为,人到老年以后,大多肾衰胃虚。肾气虚弱,牙齿就松动无力甚至脱落,以致咀嚼不便;胃气虚弱,则胃肠蠕动减缓,消化液分泌减少。由于消化功能减退,故老年人在饮食上以松软为好,最好不吃或少吃油炸、坚硬之物。食物烹调,以蒸、炖、烩为主,这样既可帮助消化,还有利于对营养的吸取。早餐用粥,最为养胃,因为胃经过一夜蠕动,存食基本排除,处于空腹状态,饮用稀粥,最为适宜。
五、在饮食味道上,宜淡忌咸。
大量资料表明,食用过咸的食物,会使钠离子在体内过剩,增加循环血流量和钠在血液中的潴留,引起血管收缩,致使血压升高,造成脑血管障碍。所以,科学家们认为,为防止高血压和中风等病症,老年人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取量,况且,少食咸食,还可相应少饮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心脏和肾脏等器官的负担。
当然,食用少量味美可口的咸菜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这能刺激食欲,促使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除此以外,老年人亦不宜多食糖类和辛辣之品。
六、在温热程度上,宜温忌寒。
老年人多属虚寒之体,从每到冬季老年人普遍感觉畏寒、手脚不温这一点上就可以说明。鉴于此,饮食上宜以温食为好,冷者少食,生者忌食,即便是酷暑盛夏,也不宜过度冷饮。根据各自身体的具体情况,在三九之季,还可酌用一些温补类中成药或肉汤之类的温补食品。另外,老年人在饮食上,还应养成定时进餐、不贪零食等饮食卫生习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