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海底森林”纪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1
第5版()
专栏:

“海底森林”纪游
吕定霖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地处海南岛琼山县的三江、演丰、塔市、演海四个区十二个乡的边缘海滩上,全长五十多公里,面积三万九千亩。每当涨潮时,这里的树干被海水淹没,叶露出海面,这时,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片海上绿洲的瑰丽景色;退潮后,枝干露出,海滩上又展现出一片原始森林的景象。所以,人们称红树林为“海底森林”。
据林业工作者的调查,全世界红树林有三十三科八十一种,我国红树林有十六科二十九种。在东寨港,分布着红梅榄、海蓬、角果木、秋茄、海漆、桐花树、水椰、玉蕊、海芒果、尖叶卤蕨等十一科十八个红树品种。
我们乘座一艘气艇,沿着红树林中的一条内溪缓缓地前进。此刻正值退潮,溪床两旁的红树林全都露出水面,密密麻麻,有如两道藩篱。我们仿佛漫步在一条奇异的绿色画廊中,心里产生一种新鲜、奇特的感觉。瞧,眼前每棵树头的四周都长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扭曲的气根,伸出达一至二米方圆,交织插入淤泥中,酷似一只农家鸡笼罩。这些气根千奇百怪:有的如龙头猴首,有的象神话中的仙女,有的象仙翁,老态龙钟,颇具诗情画意。这里的红树林一般只有三四米高,粗壮的主干上枝丫交错,绿叶繁茂,构成一顶顶宽大的华盖。记者提出一个疑问:“红树林长年累月浸泡在含盐分较高的海水里,为什么不会被淹死呢?”
保护区老陈告诉我:“因为红树林有一种特殊的生理机能,它们具有特别高的渗透力,可以把过多的盐分从体内、叶面排除出去,也可以吸收过量的盐分,因此海水对它们的生长不会有影响。”
气艇在红树林中的水面上来回穿梭,同行的一位《林业画报》摄影记者拍下了一个个珍贵的镜头。他颇为感慨激动地说:“在植物的大千世界里,红树林可以算得上是不畏艰苦的勇敢者了。”的确,红树林日日夜夜守卫着祖国的海岸,搏击浪涛的冲刷,固堤保岸,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农业丰收。它们一降生就自找苦吃,将自己无私地献给人类。
红树林是“胎生植物”。它们的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发抽芽,然后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土,长成新的幼树。有的萌发种子离开母树时,本能地发出“啪啪”响声,落到海水里,等退潮后扎根生长。有的种子离开母树时被海水冲走飘流远处,时隔二三个月,也仍然保持活力,可遇土扎根,茁壮成长。除此之外,红树林还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大部分种类的树皮含有果宁,可作鞣料和染料。它的木材坚硬,耐腐蚀,是建筑和桥梁、船舶的优质用材。一些红树植物可作药用,如红树煎汁可治疗脚气、脚癣等疾病,树叶可作肥料和饲料,全身是宝。红树林还是鱼类栖息的好地方,凡是红树林生长繁茂的海边,都是鱼虾蟹贝的乐园,蕴藏着丰富的水产资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