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乘风破浪 维护治安——记武警浙江总队海上公安巡逻支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2
第4版()
专栏:

乘风破浪 维护治安
——记武警浙江总队海上公安巡逻支队
钟长洪
10月,海风呼啸,波涛汹涌。一艘艘蓝色巡逻艇,正迎着初升的一轮红日,劈波斩浪,驰骋在浩瀚的东海海面上。这些战艇,就是武警浙江总队海上公安巡逻支队的艇只。此时此刻,正在执行维护海上治安的任务。
武警浙江总队海巡支队在1981年6月刚成立时,是那样的一种情景:没有码头,指战员们只好在海上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更难的是,这支当时只有几艘巡逻艇、对走私一无所知的部队,却管辖着北起长江口余山湾,南至福建虎头鼻,光海岸线就长达二千多公里的大片海域。这里岛礁众多,情况复杂,要在浩瀚的大海抓走私船,简直是大海捞针。第一天夜晚,指战员们在茫茫大海整整漂泊了一夜,却一无所获。困难吓不倒武警战士!不懂,就从头开始学。艇上,一幅幅挂图挂了起来,他们识别船型,这是多少吨位,那是几个灯;他们熟记船头,这是马兰头,那是丁字头。他们打一次“仗”,总结一次经验,找一次教训。终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武警浙江总队海巡支队不仅是一支海上缉私队伍,还是一群海上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英勇卫士。五年来,他们在海上抢救遇难船只五条,救出群众五十余人,并为台湾同胞的轮船和渔船引航达一千一百五十余艘。
那还是去年8月的一天,海巡支队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他们立刻去四十五海里外的石浦口,抢在台风到来之前,将二百六十多条台湾渔船引进避风港。
这是一次特殊的任务。此时,台风距这个港口只有三百多公里,海面上已刮起七八级大风,茫茫大海,浊浪翻滚,怒涛汹涌。按照常规,在这样的恶劣气候里,舰艇已不能下海。可二百多条台湾渔船怎么办?数百名台湾同胞怎么办?干部战士心急火燎。“一定要抢在台风到来之前将渔船引进港口!”干部战士发出同一个战斗誓言。
巡逻艇出航了。可驶出港口不久,立刻受到台风边缘的袭击!排排巨浪,犹如钱江怒潮,奔腾着铺天盖地而来。一百多吨重的巡逻艇,如一片树叶,时而被狂浪高高抛起,时而又深深埋入浪谷。餐具、茶杯稀里哗啦被打在地上,碎了;战士们阵阵呕吐,黄水中带着血丝,可他们全然不顾,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一定要将台湾渔船引进港来。
“四进二!——四进一!”艇长不时发出果断的命令。
巡逻艇轰鸣着,激烈颠簸着,艰难地闯过一个又一个巨浪。就这样,全艇干部战士一条心,一股劲,终于以最快速度赶到石浦口,抢在台风到来之前,将二百六十余条台湾渔船一条条引进避风港锚地,得到了上级的赞扬。
今年8月的一天,已是深夜了,海面上漆黑一片。
“救命!救命!”突然,从海上传来一阵阵急促的呼救声。原来,一条满载游人的木船沿着海边航行时,由于迷失方向,加上潮水猛涨,一下被巨浪打入两艇之间。小木船被两艇夹裹着,犹如大坝合龙,巨浪奔腾汹涌,乘客乱成一团,木船迅速向一边倾侧着,随时有翻船的危险!就在这紧急关头,艇上的探照灯瞬时亮了。“不要乱!听我指挥!”随着支队长姜云构一声令下,瞬时,一条粗绳从艇上挂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两名战士已下到木船。他俩一面维持秩序,一面组织群众利用垂挂下来的粗绳,用肩顶,用手托,将一个又一个群众救护上了艇,然后,又将木船安全地靠到了码头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