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一石双鸟——日本产品打入美欧市场的新策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2
第7版()
专栏:经济札记

一石双鸟
——日本产品打入美欧市场的新策略
于青
近几年,在日美、日欧间愈演愈烈的贸易战中,日本腹背受敌,两面挨骂。面对美欧多次扬言要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的威胁性警告,日本厂商过去那种正面进攻、长驱直入的作法,不得不有所收敛,改而试用一种新策略。
12月2日,由日本电气公司、美国哈尼威尔公司和法国布鲁公司三家出资合办的电脑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日美欧大企业合资经营的第一家公司。
新电脑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日本电气公司出资15%,另两家公司各出资42.5%。主要产品是日本电气公司研制成功的超大型电脑通用机,哈尼威尔公司和布鲁公司利用过去的销售网,着重负责在美欧市场推销。不但产品是第一流的,而且无需在开拓市场方面投资,所以一开始就具有强劲的竞争力,新电脑公司估计年销售额将达到七十五亿美元,相当于日本生产此类产品的最大企业富士通公司的两倍,仅次于美国的IBM公司(销售额480亿美元)和伯罗兹·斯佩利公司(销售额94亿美元),而跃居世界第三位。
这种国际型的新组合,产品主要是日本货,而推销却不需要日本人。对日本企业来说,真可谓一石双鸟,既可避免美欧的指责,又可使自己的产品堂而皇之地打入对方市场。
11月中旬以来,筹建这种国际合资企业的动向明显增加。如在半导体领域,日本东芝公司和美国默特罗拉公司;在机械制造领域,日本日立建机公司和欧洲菲亚特公司;在钢铁生产领域,日本新日铁公司和美国茵兰德公司,都在频繁接触,有的已经达成协议,有的正在协商之中。
发达国家间的跨国横向合资经营,早已不是罕事。颇有新意的,一是日本企业家改变了以往在这个问题上的消极态度,二是他们的目光一开始就不局限于搞合资经营能够增加多少生产能力,而更注重兼顾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假人之手为自己的产品广开销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