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3
第1版()
专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本报评论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在论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时,强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
一个时期以来,每当提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提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些同志,也包括一些海外人士往往以为又有了一个新的“中心”,并产生种种猜测。在实际工作中也确有这种情况:各个系统、各个部门分别布置任务,各自强调其重要性,甚至限期完成,搞得下边无所适从,削弱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其实,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工作实现重点转移,到十二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路线,到后来中央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关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直到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强调的中心只有一个,就是经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有句名言:“产生违反公共生活规则的捣乱行为的社会根源是群众受剥削和群众贫困。”在我国,已经消灭了剥削,而贫困却还没有完全消灭,这也就是说,违反公共生活规则的捣乱行为,或者说不文明行为的社会根源还没有完全消灭。只有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消灭贫困,消灭那个产生不文明的社会根源。
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孤立地搞,而要围绕着经济建设,围绕着改革、开放去进行。我们的理想、道德、情操、行为规范,都要同改革、开放的形势相适应,都要有利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离开了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孤立地去搞精神文明建设,提出过急、过高的要求,难免导致形式主义,这是千万要防止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