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出劳力 得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3
第2版()
专栏:短评

出劳力 得技术
劳务输出,许多人认为就是到外地卖力气。宝安县的情况,却令人耳目一新。一茬又一茬流入宝安的劳力,不光有工可做,有钱可赚,而且有学可上,不少“能人”还被委以重任。难怪人们把那里称为农民的“技术培训中心”。
劳动力流动,是商品经济发展后出现的一种必然趋势。补发达地区劳力之不足,解贫困地区就业之难,是劳力流动的直接动因。但它带来的好处绝不仅仅是调剂劳动力余缺,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生产者的素质,使先进经营技术得以交流、扩散和转移。这反映了经济发展、智力开发、技术进步由低到高梯度运行的规律。近几年,络绎不绝的江浙能人西进,不就在广大西部地区播下了无数可贵的商品经济“火种”么?象宝安这样,吸引一批批外乡人前往就业、创业,不也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蓄积了数量可观的后备人才么?
目前,多数地区劳务的输出和输入还处于自流、自发状态。象宝安县这样较自觉地抓外来劳力的技术培训,努力为“外乡人”创造成才环境的,还属少数。这也正是宝安的可贵之处。在这方面,破除小农经济遗留下的种种思想障碍是很重要的。发展商品经济,就得“人不分内外”,同样培养;“才”不分亲疏,唯“能”是举。这样做,是不是只对劳务输出地区有好处呢?不是。宝安的实践就是明证。环境好,对外乡人的吸引力就大;“外乡人”成了才,首先在当地施展一番,这既于全局有利,自己也决不吃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