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中贝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3
第6版()
专栏:

中贝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新华社记者 季晓峰
应李先念主席的邀请,贝宁人民共和国总统马蒂厄·克雷库满载着贝宁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从12日起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他执政后第二次访华。
贝宁是中国的一个友好国家,地处西非东南部,南濒大西洋,面积十一万二千六百二十二平方公里,人口三百九十二万。早在1964年11月,中、贝两国就正式建交。后来因贝宁前索格格政府单方面的决定,中、贝两国外交关系一度中断。1972年10月,克雷库总统执政后就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同年12月贝宁派政府代表团访华,签署了中、贝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公报和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此后,两国关系在各方面不断发展,合作范围日益广泛。
十多年来,两国领导人、政府代表团和经济、贸易、文化、体育、新闻以及工会、青年组织等代表团多次互访,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使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七十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和贝宁人民革命党两党发展了关系。两党代表团的频繁互访也为中、贝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尤其令人高兴的是,两国复交后,中、贝在经济技术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和发展并结出了丰硕之果。由中国援建的总面积达一千多公顷的八个农垦区已成为贝宁推广和发展水稻生产的基地;日产五百箱(每箱一万支)香烟和五十件(每件一千盒)火柴的维达卷烟火柴厂是贝宁全国少数盈利企业之一;年产能力为一千至一千二百万米坯布的洛科萨棉纺厂利用当地棉花织成的布,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还可向邻国出口;1982年落成的科托努综合体育场既是该市体育活动的中心和群众集会的场所,也是西非地区的一个重大体育比赛场地,贝宁政府把它命名为“友谊体育场”,成为中、贝友谊的象征。自1978年以来,中国还先后向贝宁派出五个医疗队,受到贝宁政府和城乡居民的热情欢迎和赞扬。
近一年来,中、贝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究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指导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化。迄今为止,双方有关公司已签订了三项工程承包合同。今年6月,两国成立了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以协调和促进双方的合作。目前,双方正在就农业、工业、医疗卫生、商业及服务性行业等方面的合作进行深入的探讨。
中、贝两国在发展政治、经济和技术等方面合作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十多年来,两国的文化团体进行了多次的互访。贝宁还先后向中国派遣了八批留学生。
中、贝两国政府和人民十多年来结下的深厚友谊深入人心。克雷库总统曾多次高度评价中、贝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他说,“我们一直把同中国的友好合作视为贝宁同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的楷模,并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牢记这一点”。(附图片)
贝宁冈维埃村迷人的景色。
新华社记者 李远修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