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大秦铁路建设者奋战军都山隧道 十一月份创月成洞四百米施工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4
第2版()
专栏:

大秦铁路建设者奋战军都山隧道
十一月份创月成洞四百米施工纪录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张锦胜)在大秦铁路的军都山隧道工地上,建设者们正昼夜不停地咬住分分秒秒,一米又一米顽强地掘进。11月份拿下了月成洞四百米的好成绩,超过了铁路基建单位同类施工的纪录。
人们算过一笔账:这条全国第二长、在世界也屈指可数的八千四百多米隧道建成后,列车不过只用十四分钟就可以穿山而过;可是建设大军在现有人力物力的条件下,要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时间竟是火车通过隧道时间的十二万倍!
就是为这短暂的十四分钟,铁道部隧道工程局的三千多名职工远离家乡来到长城脚下,在山沟里搭起了工棚。他们懂得,隧道是大秦铁路的“咽喉”工程,“咽喉”不通,这条被称为“北中国的大动脉”的铁路就无法运行。建设者们在阴暗潮湿、噪音和有害气体中开拓前进。他们踩着泥浆,顶着飞落的乱石,连续作业。这无穷尽的力量来自筑路英雄们追求的目标:创第一流的速度和质量。
复杂的地质地层时常给施工带来严重的困难。松软的黄土层和容易散落的崖体造成了三十五次塌方,最大的一次有二千多立方米的土石铺天盖地地坍落下来,有几位英雄洒尽了鲜血。
建设者们没有在困难和死亡面前畏惧,许多职工多次放弃了回四川、河南、浙江等地探亲的机会。一身烟尘、满面汗水的工人们说得好:“修了一辈子铁路图个啥?就图在打隧道创高纪录上能落下我们一个名字。创不出奇迹来,不回家!”今年中秋到来之际,有位职工收到老母的来信,信上画了一轮圆月,旁边是一双流着泪水的大眼睛,表达了老人盼望儿子归来的眷眷之情。但当时工程战斗正酣,这位职工悄悄地把信揣进了怀里。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