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冷暖”之后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4
第2版()
专栏:短评

“冷暖”之后的思考
冷暖风机进口风波,已经过去一些时日了,现在重提此事,是为了吸取必要的教训。
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忽冷忽热,是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虽有好转,但并未根除。有时,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门,还反复得比较厉害。从冷暖风机事件中,我们看到,此病发作时,“拍脑袋”式的决策代替了必要的调查研究,心血来潮的冲动压倒了审批把关的责任感,没有章法的一哄而上冲击了正常的经济贸易渠道和审批程序。决策和经营的盲目性、随意性,必然带来大上大下、大热大冷,造成经济工作中的“折腾”。
欲治此症,须查病因。至少有这样两条应引起注意:一是经济决策中的权责脱离;二是从事现代经济活动的素质准备不够。
随着外贸体制的改革,国家在进出口审批、外汇使用等方面,给地方越来越多的自主权。但是,放权的同时,一定要“放责”,行使权利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不然的话,决策者不承担风险,不承担责任,赔了,公家“付学费”,与决策者个人利益无关,与责任者职务升迁无关,在客观上必然助长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从事进出口贸易,需要精密而又灵活的经济头脑,人员素质低是不行的。素质低,胆子大,胡乱来,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当然,提高素质有一个过程,在这中间要慎重从事,虚心学习,力争在较短的时间,付出尽量少的代价,使有关人员的素质获得迅速的提高。
有的同志喜欢原谅自己,强调对外开放没有现成的经验。其实,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正视现实,勇于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做,为的是使我们变得更聪明起来。人民群众对交了“学费”而认真“学习”的人,总比对那些既交了“学费”又“逃学”的人,评价好得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