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的成果特别容易推广? 围绕“用”字做好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5
第3版()
专栏:

为什么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的成果特别容易推广?
围绕“用”字做好文章
本报讯 记者艾笑报道:历来,在装有管道的地方,免不了有“跑冒滴漏”现象。谁是直接责任者?阀门。大小不一、种类繁多的阀门虽不如电子仪器那么复杂,但技术上要达到密封,也实属不易。以低压阀门为例,全国每年有六万多吨要更新,大量珍贵的铜材和工时,就是这样消耗掉的。八十年代初,机械工业部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低压阀门密封面铜基粉末等离子弧喷焊”,把这个多年的“老大难”解决了。这项目前已提出专利申请的技术,不仅确保了阀门的密封,还能节约铜材65%,降低成本30%,提高使用寿命两倍。机械工业部将这项技术向高中压阀门推广,只在其中三分之一的产品上应用,一年就节约了八千多万元。
近几年来,象这样量大、面广、社会经济效益深远的科研项目,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每年都完成二十个左右。而且,80%以上的项目填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际水平;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项目很快得到推广应用。如“无污染硫氰共渗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攻关项目,由于适用范围广,无污染,又节能,并取代进口原料,很快在几个重点工程的重要配套设备上使用,短时间就取得近千万元经济效益。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为什么能经常摸到“大鱼”?该所所长夏泽元说:“我们的眼睛紧紧盯住国民经济这个大舞台,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找能发挥我们特长的课题,面向工矿企业的技术难题,主动服务。”
这个所六百名职工每年平均接待来访咨询单位一千多个、两千多人次,在全国同样规模的科研所里名列榜首。他们一方面认真地帮助求援者,从而在社会上确立了良好的信誉;另一方面也获得了大量信息,为自己制定科研课题提供依据。他们所出的成果,专业技术配套、产品发展配套、设备材料和工艺研究配套,企业很容易接产和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