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阅读
  • 0回复

“是零不凑整,务实不图虚”——记辽宁省新金县委书记巴殿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5
第4版()
专栏:

“是零不凑整,务实不图虚”
——记辽宁省新金县委书记巴殿璞
新华社记者 李新彦 李善远
在辽宁省新金县,人们把年轻的县委书记巴殿璞亲切地称为“求实书记”。
去年2月,巴殿璞上任后不久,到新金县一个乡了解工作,发现刚交春季,有的农户就没粮吃了;不少群众种地急需化肥,却拿不出钱来买。他向一位老农询问:“老大爷,咱乡不是人均收入二百四十四元吗?怎么弄到这步田地?”老农诙谐地说:“咱这是得了‘浮肿病’!”在攀谈中他得知,原来这个乡的人均收入没有那么高,开始乡里如实向县有关部门上报,上级领导怕他们“拖全县的后腿”,大会点,小会促,经过反复诱导,步步升级,改报三次才作罢。巴殿璞想,上边好大喜功,下边必然浮夸成风。结果是少数干部图虚名,多数群众遭灾祸。这种恶劣作风到了非煞不可的时候了!
去年春天,县林业局向上级林业部门报告说,全县“四旁”(村旁、路旁、河旁、宅旁)植树三百万棵,荒山造林三万亩。巴殿璞感到,这个报告有点玄。他向县委一位老干部请教,这位老同志打趣地说:“这个数字是多年一贯制了,如果真的年年栽这么多树,现在恐怕连锅台、炕上都早已绿化了!”到底栽了多少树?造了多少林?巴殿璞要较真。他发动各乡镇组织力量一村村查,一山山量,一棵棵数,然后责成县委、县政府办公室派人下去抽查、点调,验收结果是:四旁植树二百五十九万棵,荒山造林二万三千八百二十八亩。心中有了底数,巴殿璞找到林业局长,严肃地对他说:“一级熊一级,害人又害己,咱们共产党人不能搞这一套!要栽一棵报一棵,植一亩报一亩,是零不凑整,务实不图虚!”林业局长口服心服,重新向上级填报了植树造林报告。省、市有关部门褒奖了新金县这种求实精神。
为在全县倡导求实精神,巴殿璞还做了一番“锄草”工作。他责成县纪委对全县弄虚作假、虚夸谎报情况进行调查,并通报批评了一些厂家虚报产值盈利和隐亏不报的行为。上面有喊声,下边有应声。县委这么一抓,虚夸作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县粮食局在整党中对弄虚作假、谎报以工代干时间骗得转干的七人作出严肃处理,取消了他们的干部职务。群众高兴地说,党的实事求是作风又回来了!
去年秋天,上报全县人均收入,这对巴殿璞是一个考验,人们关注着他“自己的刀能不能削自己的把”。前年全县上报人均收入是四百七十二元,去年秋经反复调查,全县人均收入为四百一十六元,比上一年掉下去五十六元。有的同志担心:“减收这么多怎么交待?”巴殿璞想:上任头一年就减收这么多,确实不大光彩,但决不能让老百姓勒紧肚子顾及我自己的面子。他毅然决定,让统计部门如实上报。
求实为了实干。在巴殿璞的带动下,县委组织一千七百多名县、乡、村干部,对全县贫困户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全县尚有困难户三万七千七百八十八户,十六万零三百三十五人,两项均占全县总户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县直六十五个部门及其所属有经济效益的企事业单位陆续开展了包乡、村、户扶贫工作。县委常委研究包片,巴殿璞自告奋勇提出包北片。北片是新金县比较贫穷的北部山区,距县城最远,全县六个贫困乡镇,这里就占了四个。今年春耕开始后,他在一周多时间里走访了五十多户贫困户,逐户帮助他们研究脱贫办法。
巴殿璞在全县五分之一人口的贫困户家中,点起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之火。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