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正确对待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所创造的文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5
第5版()
专栏:

正确对待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所创造的文明
周修强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决议的这个论断将使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得到澄清,是很有必要的。对这个问题,我们某些同志思想上还有些疙瘩;国外则有人认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权宜之计,过些时候又会把大门紧闭起来。这些疑虑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他们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各方面的情况缺乏了解。开放,决不是哪一位领导人心血来潮想出来的点子,而是基于对历史必然性的认识而作出的决策。
世界文明发展到今天,国与国之间的联系紧密而频繁。任何国家要发展和进步,不学习和接受别国先进的文明,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就得落伍“挨打”。要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落后状态,必须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世界,积极吸收当代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正是根据对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认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被提了出来。
现实生活向我们提出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怎样看待资产阶级统治时期人类所创造的文明?资产阶级统治时期人类所发现和创造的一切是资产阶级独有的吗?
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说起。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文明发展的历史。各个历史时期,都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它们不断积淀,形成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任何历史时期的文明,都是建立在前一个历史时期文明的基础上的。任何历史时期的文明,都是反映了那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所达到的水平。这种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而不是那一时期的人们的独创,更不是那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独创。当然,任何历史时期的文明,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统治阶级的印记和局限。这种印记和局限在文明的各个领域中的影响大小不一。这里试就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所创造的文明进行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恩选集》第1卷第256页)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是拿资本主义时期和前资本主义时期作对比说的。因此,他们说这些生产力是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所创造的。资产阶级统治时期的生产活动,决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活动;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劳动,没有科学家和技术工人以及其他方面人们的贡献,资产阶级能创造出那样高的生产力吗?同时还应该看到:资产阶级统治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的物质文明,都离不开而且只能在前一阶段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法,都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文明成果,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邓小平文选》第310页)应该看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本身反映了现代社会化生产的共同规律,适应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的需要,不论哪一个阶级、哪一个国家都必须遵循。当然,资产阶级使用这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为他们的剥削服务;我们拿过来,便可以使它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服务。这方面,列宁是我们的典范。列宁对泰罗制作过十分精辟的分析。他说,泰罗制“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等等”。结论是:“应该在俄国研究与传授泰罗制,有系统地试行这种制度,并且使它适应下来。”(《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列宁选集》第3卷第511页)
不仅在物质文明方面,不能把资产阶级统治时期的创造当作资产阶级特有的,在政治领域中许多东西也是如此。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形成的一些具体制度和观念,当然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发展到这一历史阶段对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要求。普选制就是一个实例。普选,即公民普遍参加国家权力机构的选举。“普选”这个口号,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政治口号。资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以后,对选举和被选举资格作出了种族、财产、居住年限等种种限制,实际上使之成为“有限的普选制”。这一点才是资产阶级特有的。然而,无产阶级并不因为资产阶级实行普选制有局限就摒弃它。相反地,无产阶级要破除的只是它的局限,更为充分地发展它的民主性的一面。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巴黎公社就采用普选制。我们国家的各级权力机关也是在普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这里,被搞得最为混乱的是自由、民主问题。自由、民主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时提出的进步口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总是把自由、民主当作资产阶级独占的口号,这是很不恰当的。应该看到,自由和民主的提出,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不但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自由和民主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在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中,也一直使用自由和民主的口号。资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以后,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人民的自由和民主,这是资产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剥削和统治所带来的局限。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自由、民主,更不能把自由、民主当作资产阶级的私产。我们决不能把自由、民主的口号拱手奉让给资产阶级,而是要更高地举起民主、自由的旗帜。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真正地、充分地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要摒弃的只是资产阶级给民主和自由带上的镣铐而已。人民的民主,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统治,近代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主义包袱十分沉重。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加之建国以后,特别是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和领导体制上权力过分集中,延缓了民主发展的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了历史教训,坚决克服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健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在党的十二大的政治报告中,更把建设高度民主列为奋斗目标之一。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之一,也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当然,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邓小平文选》第154页)民主要制度化,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资本主义世界的思想文化,长期被一些人视为“洪水猛兽”,“兴无灭资”的口号就盛行过相当长的时期,影响至今犹存。其实,把资本主义时期所创造的思想文化都当做腐朽的东西,拒于千里之外,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因为,在思想文化领域,人类认识的历史连续性,是那么显而易见。人类发展到资本主义时期,由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出的观念、思想和理论,虽然有许多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但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发展的认识水平。因此,这些观念、思想和理论,既是资产阶级的精神财富,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恩格斯说过,“历史思想家(历史在这里只是政治的、法律的、哲学的、神学的——总之,一切属于社会而不仅仅属于自然界的领域的集合名词)在每一科学部门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致弗·梅林》,《马恩选集》第4卷第501页)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学说,应该是阶级性最强的科学了。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就是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思想家所创造的理论中最有价值的内容的结果。列宁在无情地抨击“无产阶级文化派”时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论无产阶级文化》,《列宁选集》第4卷第362页)我们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的思想文化采取分析的态度。我们要吸取一切有益于我们的东西,要抵制的只是那些腐朽的东西。
正确对待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所创造的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们坚决摒弃维护剥削和压迫的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摒弃资本主义的一切丑恶腐朽的东西,但是必须下大决心用大力气,把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经济行政管理经验和其他有益文化学到手,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不这样做就是愚昧,就不能实现现代化。”这就为正确对待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所创造的文明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努力掌握当代世界文明的巨大成果,并在我国建设实践中加以检验、改造和发展,就能使我国尽快地摆脱落后状态,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