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发展短期资金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5
第5版()
专栏:

发展短期资金市场
李昌杲 张士明
资金市场按期限划分,一般分为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是指对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借贷资金的调剂、融通活动。短期资金市场是指对短期资金供求的调剂、融通。与前者相比,短期资金市场具有偿还期限短、流动性强和风险小的特点。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目前应主要发展短期资金市场。
第一,我国目前固定资产积累与流动资产积累的比例不协调。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资金“大锅饭”的弊端尚未彻底根除,不少地方、企业仍只重视固定资产的积累,而不重视流动资产的积累,一味上项目,争投资。在安排固定资产投资时,不配置相应的铺底流动资金,似乎企业一经投产开办,银行就得无条件地供应流动资金。有的企业甚至挤占流动资金搞固定资产投资。今年初发生的流动资金短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全社会积累内部的这种比例失调造成的。因此,在固定资产积累与流动资产积累的关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如果盲目发展长期资金市场,以有价证券的形式,续短为长,搞长期投资,势必造成固定资产积累与流动资产积累比例更加失调,企业流动资金对银行的依附关系更加深化,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问题更加突出,流动资金更加短缺,形成投资、消费双膨胀与现有生产能力开工不足、有效供给缩减并存的局面,从而给国民经济带来不良后果。
第二,绝大部分企业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实行股份制。近来虽然一些地方的企业开始出售少量股票,个别城市还出现了少量的股票交易,但从整体来看,企业股份制仅处在一个试验阶段。在短期内,我国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股份制还不可能有很大发展,加之我国目前商品经济不发达,劳动生产率不高,剩余产品不多,决定了企业和居民所持股票、债券数量也不可能很多。既然企业股份制的前景还不明朗,人们对股票、债券的持有量有限,因此当前还没有条件建立属于长期资金市场范畴的股票交易所。至于有关股票的转让事宜,可暂由专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代理。待越来越多的企业变为股份企业,并且人们持有股票数量增多了,再来考虑建立相应的股票交易所。就是说,目前发展长期资金市场的步子不宜迈得太快,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先发展短期资金市场。
第三,我国信用制度不发达,信用工具单一。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间信用以及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开始出现,但多以口头协议和互相挂帐的原始形式出现。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和发展多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健全信用制度,并使人们学会运用和管理各种信用工具。有了这个基础,才能逐步形成长期资金市场。
综上所述,近期开辟资金市场,应遵循以发展短期资金市场为主,长期资金市场为辅,适当开放外汇调剂和外汇拆借市场的原则,可考虑发展以下几种短期资金市场:
第一,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这应是我国开放资金市场的着力点。因为银行资金是社会资金的一个大头,搞活资金,首先要搞活银行信贷资金,只有银行信贷资金活起来,才能逐步带动整个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而信贷资金是周转使用的,各专业银行的资金会发生此多彼少、此用彼闲的情况,这样就使资金在使用上发生时间差、地区差和行际差,产生了调剂资金余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就要求各专业银行在更大的范围内,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差、地区差、行际差和正常的资金头寸,进行拆借融通。利率、期限由双方议定,自由成交。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资金既可拆进,又可拆出,从而把现有的资金用活,加速周转,实现最优配置,发挥最大效益。
第二,票据贴现市场。随着以横向联系为特征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都应实行票据化。凡不实行商业票据的,开户银行不应提供贷款。在商业信用票据化的同时,专业银行应当相应开办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以及票据抵押贷款业务。中央银行也要办理再贴现业务,并将再贴现业务作为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主要途径。为推动商业信用票据化和票据市场的形成,票据贴现率应低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并且要把银行贷款方式由现在的信用放款逐步改为商业承兑票据贴现和抵押放款,抵押品必须在保险公司投保。今后信用放款可作为一种优惠贷款加以利用,大额信用放款的有关凭证应通过公证部门公证,以提高贷款质量,减少贷款风险。
第三,短期证券市场。发行多种形式的短期债券,逐步建立交易市场,通过金融机构买卖短期债券,推行汇票、本票,还可以考虑增加短期国库券、存款证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一部分企业解决资金周转中的困难,而且可以把民间信用逐步引导到有管理的市场轨道上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