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让老百姓上台发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6
第4版()
专栏:记者来信

让老百姓上台发奖
本报记者 肖荻
时届年终,许多单位都在准备庆功会、表彰会、总结会,还在想办法邀请级别高的领导干部台上列座、讲话、发奖。这使得一些领导干部从甲会移至乙会,从丙会移至丁会,忙得不亦乐乎,许多紧要的事却无法及时处理。
12月4日记者采访天津市优秀民警评比会时,在场的天津市委副书记吴振同志听到交通大队请他届时出席表彰大会,立即表态: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已作出决定,市领导今年一概不参加各类表彰会。因为全市仅局级单位就有二百多个,如按惯例一律搞主席台上“领导列队”,实在不胜负担。对他的这一宣布,许多人表示理解,但邀请者也微微失望。
这时,记者根据长时间以来的感受,提出一个建议:历来都是由领导主持发奖的习惯,能不能改为由受奖者的直接服务对象、由他们接触最多的群众和老百姓的代表来上台讲话、发奖呢?
记者话音刚落,立即引起一场热烈讨论。吴振同志表示赞成,说:“好!主人给公仆发奖为什么不行?这也是观念更新。”
在场的天津市总工会副主席于长生同志也说,现在许多同志群众观念淡薄。前几天,天津总工会三位副主席带队去慰问外环线劳动大军,有关部门一位同志说这不能搞新闻录象,只有正主席去了才行。如果我们只知眼睛向上,而且越上越好,那怎能为老百姓服务?
还有些同志说,如果各单位在作好表彰会准备后,请司机上台给岗警发奖、请顾客上台给售货员发奖、请群众上台给领导发奖、请住户上台给建筑工人发奖、请乘客上台给乘务员发奖,而且请群众代表上台用大量亲身感受来说说受奖者的先进事迹,同时也可提提批评、建议,那会多么的生动、带劲?其效果绝不会比有的领导干部念些一般化、概念化的讲稿差。
记者感到这些同志的谈话,远比自己想到的要深刻、丰富。当然,这件事情也不必一刀切。但既然群众评议干部有利于加强干部的群众观念,有利于强化群众的主人翁形象,那么,我们不妨试一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