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农村党组织的一件大事 阳高县罗文皂镇党委努力提高党员科学文化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6
第5版()
专栏:经济交流

农村党组织的一件大事
阳高县罗文皂镇党委努力提高党员科学文化水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西省阳高县罗文皂镇党委坚持把提高党员科学文化水平作为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广大党员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文化、学科学、学商品生产知识的活动,从而提高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在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罗文皂镇共有农村党员五百三十二人,其中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四十人,初中程度的五十二人,而初小的竟达三百八十三人,还有文盲五十七人。不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88.3%。这些党员面对商品生产发展的新形势,由于知识短缺,眼界狭窄,往往仅能凭老经验、老办法、老习惯办事。他们深深感到,要想在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勤劳致富中走正路,开新路,带好头,就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
事实使罗文皂镇党委认识到,尽快提高农村党员的科学文化水平,是直接关系到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搞好农村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大事。因此,他们针对农村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组织广大党员学科学、文化。
对党员进行短期轮训。他们首先办起了镇党校,十七个村党支部都建立了党员活动室,有的还建立了技术夜校。党校的教员由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农业技术员兼任。每个村党支部配备了兼职教员。轮训和党课都增设了科技知识、商品经济知识等课程。1985年以来,全镇先后举办各种文化科技知识轮训班三十四期,每期时间一般为三至五天,党员受教育面达90%以上。
举办专题讲座。他们根据老年、中年、青年党员的不同层次,以及所从事的生产专业和个人爱好等不同情况,举办了三种类型的专题讲座:对青年党员、有一定理解能力和从事专业生产的中年党员,聘请当地驻军、农校教师、镇农业技术员担任教师,给他们讲农民党员从书本上、广播和报纸上听不到、看不到的东西。1984年以来,共举办农业科技知识、商品信息、家用电器修理等各类专题讲座四十三期。对那些年老体弱、因病不能参加集中培训的党员,他们把讲座办到家里、地头,给讲解一般农业科技知识,如合理施肥、农药使用,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文盲党员还帮助学习文化。
请进来,走出去,开阔视野。1985年,吴家堡村有一名党员利用村边自然水源,建起一个小鱼塘。紧接着罗文皂、莫家堡等村的几名党员也相继仿效。但他们都是第一次从事这项生产,鱼塘不规格,喂养技术一无所知。镇党委就及时同地区水利局联系,专门请来一位养鱼技术员,进行巡回指导。现在全镇已有二十七户党员和其他农民从事养鱼生产,水面达七十八亩,放鱼苗十九万四千尾。他们还根据本地需要,组织党员到外地学习生产技术。到目前,全镇共有九十八名党员外出短期学习二百一十多人次。
和“两户一体”交朋友,互帮互学。在开展党员联户活动中,这个镇党委要求每个支部凡有联系能力的党员除联系好贫困户外,必须联系一户在某项生产或经营上比自己强的专业户,一方面了解他们想什么,有什么困难,以便及时帮助解决;另一方面在和他们交往接触中,向他们学习,增强致富本领。全镇有联系能力的四百一十多名党员共与九十二名“两户”交上了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在书本上和讲座上学不到的东西。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工具,支持鼓励党员自学。现在,全镇十七个村党支部的党员活动室有九个配备了电视机,有专题科技讲座就组织党员收看;镇党委在镇所在地建起一个图书阅览室,共藏书一千五百多册,其中各类科技书籍九百多册,党员随时借阅。此外,还给每个有阅读能力的党员订了山西《支部建设》一份、《雁北日报》一份。
目前,这个镇农村党员中,已基本熟悉和掌握一定科学技术、商品生产知识的达三百二十八人,占党员总数的61.6%;由小学文化程度提高到初中,并掌握一到两门生产专业技术,成为专业户、科技户的八十六人,占党员总数的16.2%;五十七个文盲党员已有四十一人脱盲,占71.9%。一个实现现代化,首先学科学、学文化的良好风气在全镇党员中初步形成。党员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为这个镇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增添了巨大的活力。党员们在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和开发性生产中,在学科学、用科学勤劳致富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据统计,全镇粮食、林业、养殖专业户中,将近一半是党员;1983年以来,经党员带头示范推广的农业新技术十四项。
(马海 于普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