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物欲筑起的樊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6
第5版()
专栏:

物欲筑起的樊笼
史卫国
今年9月29日,辽宁省抚顺市委召开大会,宣布了对抚顺市纺织系统三个出国团部分党员干部违反外事纪律的处分决定:给予市委常委徐守让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建议行政撤销其副市长职务;撤销许前智市外经委党组书记职务,建议行政撤销其外经委主任职务;给予市纺织公司副经理吴景祜、中国银行抚顺分行行长李学赞、市纺织公司办公室主任何铁忱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建议撤销(免去)他们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给予市计委副主任袁丁、市第四毛纺厂厂长高明泉党内警告处分。对于三个团中其他九名党员、干部,责成其所在单位批评教育,并要求十六个人全部退还不合理分得和花用的公款。
1985年3月,应意大利某公司邀请,抚顺市纺织公司腈氯纶技术考察团和抚顺市第四毛纺厂合资经营考察团、技术培训团出国访问。三个团长分别由市外经委党组书记、主任许前智,市纺织公司副经理吴景祜,市第四毛纺厂厂长高明泉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徐守让任腈氯纶技术考察团顾问。十六个人中,共有共产党员十三名,市局级以上干部七人。
三个团在意大利下榻的公寓里,徐守让、许前智、吴景祜和市计委副主任袁丁、中国银行抚顺分行行长李学赞等人聚在一起了。话题扯到了用公杂费买纪念品的问题上。
“用公家钱买大件是贪污,买点小纪念品不会出大格。”李学赞很“内行”地说。
“反正回去在你那儿报销,这事你就把关吧。”对于李学赞的意见,徐守让并不表示反对。
“买纪念品只能从公杂费中出,用白条子报销。”“可以灵活点。”在场的其他人也纷纷表态。
既然领导允许用弄虚作假的办法花国家外汇,负责三个团对外经济往来的市纺织公司办公室主任何铁忱也就“灵活”多了。离开意大利之前与外商算账时,何铁忱请对方给三个团各开了两张酒店的杂费假单据。用这几张“单据”,三个团回国后由团长签字,骗取了国家外汇一千二百四十九点九一美元。
三个团回国报销支付小费的数额与实际支付数相差也过于悬殊。
在完成了在意大利考察和接受培训的任务之后,各团都应按时回国。可是他们既不请示驻外使馆,又不请示国内有关部门,擅自改变了出国路线——腈氯纶考察团经西德、香港回国,其他两团经香港返回。
到了香港,他们除了游览之外,收效最大的便是繁忙的采购了。三个团十六人在香港光是大件就购置了彩电十四台、电冰箱五台、放像机二台、照相机二台,其中徐守让和两个团长各买了两大件。
买东西要用钱,徐守让和三个团长研究的结果是:人员自由活动,每个人发四十美元公杂费买纪念品,把在香港四天的公杂费按预算标准每人每天三十元港币发给个人使用。在意大利期间,三个团伙食费分文未花,根本不符合伙食费包干的规定,但他们还是把六千二百一十七点二○美元的伙食费,全部“包干”到了自己的腰包。除此之外,他们先后共变相私分外汇九百六十九点八七美元。
由于擅自改变出国路线,三个团都超过了出国期限,共浪费国家外汇一万零六百六十五点三七美元。
抚顺市三个出国团还违反规定,接受外商馈赠的西服等多种物品并据为己有,并以外商赠送礼品的名义报关和让外商以个人物品的名义带进海关,蒙关偷税等等。
这三个团里,大多是负责对外贸易和财经工作的干部,他们怎么能如此胆大妄为,置党纪政纪于不顾呢?
徐守让的话或许道出了要害:“……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有借出国之机捞取点私利的欲望,因为出国可以享受着装补助,可以通过吃饭省点、亲友凑点、自己换点的途径搞到外汇、买到大件,所以对出国一事非常积极,千方百计主动争取……”膨胀的私心,强烈的物欲,使他们忘记了党的宗旨,将出国当作发“洋财”,捞大件的好时机。
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十分淡薄,是这起案件发生的另一个原因。在这三个出国团中,什么党的纪律、外事纪律、财经纪律,好象都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随心所欲,只是一己之私。徐守让在检查中写道:“我是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组织观念,觉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此案的查处工作结束了,徐守让等人的教训值得人们引以为戒。“一个受物质支配的人,一个个人‘物欲’很强的人,一定是缺乏理想,趣味极低,精神生活很空虚的人,也是生活极为可悲的人。”让我们记住陶铸同志的这段名言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